第三十一章 新生套餐(1 / 2)
废纸的零散回收价是四五毛一斤。
假如是书籍、纸箱,那就可以多给出一两毛钱。
在回收站的话,又能多出一两毛,完整纸箱价格还会高点。
通常来说,大学旧教材均重在240克左右,差不多两本书就有一斤。
以双倍回收价来算,一本旧书成本在五毛上下。
但是……它的最低售价可以达到五元。
换而言之——
“十倍的利润,呼——这是不是有点……”
六天后,渣滓街的一间库房中。
夏招摇统计着这些天的“进货”清单,依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不远处,秦朔和赵欢喜正按照各年级数目归类、分拣,唐清莹则计算着进出账目表。
“——太离谱了吧?更离谱的是,为什么没有人去涉足?”
听到夏招摇发出的感叹,唐清莹瞥了一眼她,揉了揉眉心,以一种咏唱腔调的语气幽幽地说道。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那么……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答对的人,可以免费吃雪糕。”
赵欢喜随手把一本书丢到旁边,双手插腰站起来临时歇一歇。
“马克思吧——”
“马克思。”
秦朔和夏招摇不假思索地同时回答道。
“错!”
“邓宁格。他在《工会与罢工》里提到这点,马克思是引用。巧克力味的梦龙,谢谢。”
唐清莹淡定地回答道,作为满绩点的优秀财院大三学生,这可难不倒她。
赵欢喜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有些肉痛地看着不远处的闺蜜。
“嘶——糖糖,你这有点太狠了吧?”
“反正你是万事屋大当家,这点小钱洒洒水啦。”
唐清莹耸了耸肩,站起身走了过去,“你去买雪糕吧,我过来帮忙分拣下——”
距离开学还有三四天。
虽然回收书籍时,已经经过一次简单分拣了。
不过为了后续的销售、打包,欢糖万事屋的众人还要精细分拣一次。
“行,等我回来,今天工作就先停吧。”
赵欢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了一眼规整码好的书堆的仓库。
经过好几天的努力,这间临时租下来的空门面已经堆了价值好几万的旧书库存。
正如他们此前所预计的那样,除了大一课本外,遍布全校的统一回收计划还有一大半是高年级课本,或者一些学生个人购买后不想继续收藏的小说、杂志、工具书……这些散乱的内容占据了她们绝大部分精力,不过万幸的是,随着开学她们的库存也开始预售分发了。
倘若不是考虑到“吃相”问题和学校政策,夏招摇她们甚至想过一边收旧书,一边在公寓楼下摆摊开始卖。
赵欢喜白了一眼唐清莹,一边嘀咕着一边朝门外走去。
“真实的,下次我得加一条,有奖抢答活动仅限新生参与……”
“答案还是错的哦——”
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一个女子声音。
“虽然马克思引用的是邓宁格在《工会与罢工》中的话,但邓宁格也不是原作者。”
“这段话其实上出自于邓宁格在《工会与罢工》文中引用的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评论季刊》的一篇文章。当然,假如你们在论文答辩时写到这个,直接写马克思自然也不会……不过,假如你可以写到后两者,且不说加分和论文严谨度,光是字数就可以多几百字。”
女人一边说着,一边弯腰走进半拉下卷帘门的仓库,灵巧得仿佛从夜幕中忽然翻进来的野猫。
赵欢喜疑惑地看着那名来者,皱起眉头。
“小甜甜?你来干什么?”
“喂,我说过吧,叫我小张老师!”
张啸甜不满地纠正了一句,环视着仓库地上满满当当的旧书籍。
“真壮观,你们这是打算垄断怀江大学的旧书市场?”
“仅仅是赚一点零花钱,顺便避免浪费。”
赵欢喜挥了挥手解释了一句,目光停在张啸甜的脸上。
“怎么?学校方面有什么新指示?我这个可是有提前报备,领导们也同意了。”
“口头报备——”
张啸甜竖起手指,表情忽然严肃下来。
“嗯,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在新生群宣传,号召大家来买旧书,补上最后一块空白。”
唐清莹平静地拍了拍手,“后勤处的老师们这次反应倒是相当快啊。”
“哦,不是他们——当然,之后他们肯定也会找上门。”
张啸甜摇摇头,抬手在高高垒起的书山上拍了拍。
“欢糖万事屋的创业资质,没有零售许可。”
“我们一周前提交资料补充申请了,最迟开学后一周就能下来。至于开学前的预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