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信这个邪(1 / 2)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信这个邪
双方商定:罐头厂一方,以五元钱一斤的价格,全部收购秋田野菜厂的冻蘑。
五元钱一斤啊,秋田正人知道,他这批蘑菇的收购价,高达十五元一斤。
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多少还算能抢救回来一点损失。
罐头厂这边的人却都心里乐开花,他们现在有点明白李卫国的套路了,先把金盾冻菇高价卖给对方,然后再低价买回来,一里一外,两头占便宜。
金长顺也在会议室内,他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全部经过,心里只剩下一个字:服。
对李卫国在生意上的手段,他又有了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金长顺内心还有一些庆幸:还好我们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
等到双方签订完协议,罐头厂这边,大车小辆全部出动,去对面野菜厂运货。
因为距离比较近,就隔着一条横道,所以不少工人也都过去帮忙,有的干脆直接动手,把装冻蘑的器物抬回来。
“哈哈,这个大桶还是咱们罐头厂的呢,这才几天,又原封不动地抬回来了。”有工人嘴里大呼小叫。
旁边负责指挥的徐明亮也大叫道:“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不过里外一反,相当于赚了十多块钱呢。”
正好秋田正人就在旁边,听得他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同时秋田正人心里也暗暗发誓:咱们走着瞧!
他就不信了,他一个商业精英,最后干不过一帮土包子。
至于李卫国提出要染指秋田野菜厂的事儿,秋田正人根本不鸟他,秋田下定决心,要跟李卫国战斗到底。
忙活了一天,罐头厂这边才把十多万斤原料都运送回来,晚上在食堂好好犒赏了一番,田大贵心情舒畅,直接买回来一头猪给宰了,大肉片子管够造,工人们都吃得满嘴流油。
金长顺也高兴,当即和罐头厂方面,签订了金盾冻菇的收购合同。
至于人家是怎么把冻蘑变成金盾冻菇的,这明显属于商业机密,金长顺虽然内心很好奇,却并没有询问。
反正最后到他手上的,只要是正牌的金盾冻菇就成。
就连罐头厂方面的人,内心也都比较好奇,像是岳建国和王工他们,要不是因为这次的事件,根本就蒙在鼓里,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
最后的目标全部指向了李卫国,很显然,他才是掌握这项技术的关键人物。
点石成金,不外乎如此,普通冻蘑,变成价值不菲的金盾冻菇,尽在李卫国的掌控之中。
虽然大家好奇,但是李卫国也不会泄露,还郑重地告诉大伙:这是祖传秘方,传子不传女的那种。
结果呢,大伙还真都信了。
最高兴的当然是田大贵,今年有秋田野菜厂帮忙,收上来的金盾冻菇比往年还多;而金长顺那边,又给提价百分之十,这利润空间就更大了。
送走了金长顺,李卫国也终于准备回家,他都在罐头厂的宿舍住了一个多礼拜,还真有点想家。
田大贵要开轿车送他回去,结果正好王小龙和田大宝开着四轮子送鱼,李卫国就直接搭车回去了,坐在四轮车的翅膀上,非常兜风。
春风还有点凉,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马上就要到来。
田地里,已经有人在劳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全面落实,农民感觉自己成为了土地真正的主人,都迸发出空前的热情。
小麦已经开始播种,还有一辆辆牛车驴车,往田里送粪。
化肥什么的,农民现在也不认,再说了,也根本没有。
国产的化肥数量有限,基本都供应给大型的农场,这还不够用呢。
还可以看到,一家老小都出动,在田里打苞米茬子。
苞米茬子就是去年秋天,割完苞米秸秆之后,剩下的一截,上面有一拃多高,下面还有埋在土里的根须。
这玩意经过一冬天也没怎么腐烂,需要清理回去,是烧火的好材料。
小娃子们也比较喜欢这玩意,因为在苞米茬子里,能扒出来白色的小虫子,大伙管这个叫苞米虫。
小虫大概有半寸长,躲在这里越冬。
这虫子有妙用,穿在自制的铁夹子上,然后把夹子放到柳条丛或者溪水边上,专门用来吸引飞过来的候鸟。
农谚说:清明忙种麦,小满鸟来全。
这个月份,正是候鸟大批迁徙的时候,野地里,一群一群的,全是各种候鸟。
村里的小娃子们,早就把夹子准备好,然后挂在腰间,成群结队地去野外打鸟,有了收获,就回家把战利品扔进灶坑里,烧得糊巴的,然后撕鸟肉吃。
其中最受欢迎的品种,就是油拉罐子,无论是花罐还是麻罐,吃起来都格外香。
虽然娃子们年年打鸟,但是对于庞大的候鸟种群来说,丝毫没有影响。
反倒是后来禁止捕猎鸟类之后,飞来的候鸟却越来越少。
这还真有点叫人啼笑皆非。
究其原因,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才是对鸟类最大的伤害。
李卫国现在已经过了打鸟的年龄,不过看到一群淘小子,腰里挂着一大串夹子,手里拎着战利品,就跟凯旋而归的士兵一样,他的心里,也满满都是怀念。
等四轮子开回村里,立刻就被人借走,卸下车斗,装上犁铧去蹚地。
村民也都不白用,谁家使小四轮,谁负责加油,其实现在无论是柴油还是汽油,价格都非常便宜。
现在的国内,还是石油出口国呢,比如每年都会向岛国那边,出口石油,用来换取一些技术和设备。
李卫国刚进自家的院子,就看到一头梅花鹿迈着小碎步跑上来,一个劲用脑袋往他怀里拱。
他一个不小心,脸上还被舔了两下。
这家伙有点热情过度,李卫国连忙用手把梅花鹿推到一边。
查看一下,这头鹿身上的伤也基本好差不多,李卫国拍了一下它的屁股:“明天就给你送回鹿群。”
等他进屋一瞧,只有大姐在家里做饭呢,问了问,小梅上学,李小鹿也没在家,竟然跟着王大拿去新鹿场那边了。
据李金梅说,别看李小鹿小,本事却大,那些梅花鹿都听她的。
李卫国乐呵呵地点点头,其中的内情,他当然也没告诉大姐。
吃完午饭,李卫国打包了一些吃的,就去林子那边。
这段时间在罐头厂,他也惦记着鹿场这边的情况,主要是担心受到野牲口的袭击。
李卫国在前面溜达,身后跟着那头伤愈的母鹿。
林子里已经微微透出一丝绿意,野鸟欢唱,平添几分生机。
最活跃的就是小柳莺了,这种小鸟个头比麻雀还小一圈呢,身上带着黄羽,叫声也非常尖细,最喜欢在榆树和柳树上觅食,学名叫柳莺,但是在当地老百姓嘴里,还是习惯地称之为“柳粪球子”。
很形象的一个名字,柳粪形容其颜色,球子形容其身形。
除了这种小型鸟类,天空中,还有不少大型的候鸟掠过。
野鸭子最好认,它们飞行的姿态比较搞笑,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姿态优美的是鹭鸶,无论是苍鹭还是白鹭,大长脖子大长腿,飞行姿态都非常优美。
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令李卫国浑身也充满动力,他嘴里长啸一声,发足狂奔。
他现在的奔跑速度,比常人要快一些,不过很快就被身后的梅花鹿给超越,人家轻轻一跃,就是好几米,李卫国拍马也赶不上。
远远瞧见林子边上的鹿群,这只母鹿的速度又快了几分,很快就融入到伙伴之中。
李卫国被越落越远,最后只能停下脚步,心里盘算着:以后说啥也不和梅花鹿练长跑了,纯粹找虐。
一黄一黑两条猎犬看到李卫国,便飞奔上来。
啊啊啊,李小鹿看到三哥,也欢叫着跑过来,速度飞快,很快就超过了猎犬。
小家伙骑在一头大公鹿身上,风驰电掣一般。
公鹿的鹿角已经脱落,隐隐冒出新茸,冲到李卫国近前,李卫国伸出双臂,把李小鹿抱在怀里。
“国子回来啦!”王大拿也闻讯赶过来,至于赵广定,则在撮罗子里面补觉呢。
“大拿叔,这些天没事吧?”李卫国也挺惦记的。
王大拿摆摆手:“没啥大事,就是有天晚上,闯进来一只猞猁,被俺惊跑了。”
那就好,李卫国瞧瞧悠闲的鹿群,彻底放下心来。
以后这片山头,就成放养梅花鹿的基地,天气暖和之后,可以考虑在这边建几间房子。
等他把带来的吃食拿出来,老赵也睡醒了,正好吃饭。
李卫国又接了不少白桦汁,这个季节,正是树汁儿分泌最旺盛的时候,他准备晚上带回家半桶。
等到鹿场这边稳定之后,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也正式开始。
村民们今年也格外忙碌,有一大半人家都改了水田,平添了不少工作量。
好在这时候的人都勤劳,起早贪黑,总算是在插秧之前,把水田都弄好了。
五一前后,人们就开始插秧,没有插秧机,全凭手工,老老少少齐上阵,一连忙碌了十多天,这才算是完成了这件大工程。
今年,知青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千亩。
至于旱田,也早都播种完毕,种子埋进地里,种下一年的希望。
别人都忙活完了,李卫国还有工作要干:大棚里面的人参苗,需要移栽到山里。
王大拿和赵广定都劝他:别白费劲了,这玩意肯定栽不活。
李卫国却偏不信这个邪,把这些人参苗都挪到两个土篮子里,用扁担一挑,准备进山。
这事,他不准备叫别人帮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