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北上游历(2 / 2)

加入书签

民国时期的火车坐着一点也不舒服,速度慢,声音大,异味重,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买了个卧铺,休息的时候能舒服点。

“香烟,汽水,报纸,盒饭……”

火车过道上有人叫卖,赵炆对那些小玩意没兴趣,就在车厢里打坐修炼。

半天后,江城站,火车在这里停下,休整之后要返回羊城。

江城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城市,这里是华中交通要地,气候温和,水陆货运发达,控遏长江中游。

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江城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神州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其繁华程度还在潭州之上。

“这样一座城市,在现代竟然因为一只蝙蝠而出名,只能说时过境迁,神州发展太快了,后起之秀太多,淹没了老前辈的光辉。”

要说江城附近的名山,非木兰山莫属,木兰山是花木兰将军的故里。

她是南北朝时代的人物,替父出征,抗击柔然,皇上追封为孝烈将军,后安葬于此山,故名木兰山。

此山位于江城黄陂区北部,是佛道两教圣地,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千年以来香火鼎盛,茅山一位老前辈便隐居在此。

赵炆没有急着拜访,而是找了一辆黄包车,“去最近的酒店。”

“好嘞,您坐好,走喽。”

第二天,先是游览了晴川阁,黄鹤楼,古琴台等地,然后品尝当地小吃,走街串巷,观看这个时代的江城盛景。

第三天,坐车向北,来到木兰山一座不出名的小峰之下。

算起来,木兰山上这座道观也曾是茅山的分支驻地,据说始于元末,胜于明朝,距今已经五百余年,初代立观之人早已仙去。

后来派中一位老前辈下山寻访后辈子孙,无意间注意到了这一处道观,心血来潮,找到了唯一的血脉,当场突破炼神返虚,之后便隐居于此。

今天赶的巧,空气沉闷,正是多云天气,赵炆抵达小山峰附近的时候,天空突然裂开一道缝隙,金色阳光洒下,唯美的景象十几里外都清晰可见。

“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是预示着我此行化龙么?”

山脚下修建了一个小凉亭,里面坐着一个小道童。

“这位居士,我们观主有言,今日祭拜祖师,不接待香客,居士如无处可去,左转有家客栈,只需说是观中信众,便可免费住一晚。”

像这种神州各地的道观分支,大多有自己的产业,木兰山绯霞峰这处道观也不例外,那客栈便是产业之一。

赵炆打了个稽首道:“这位师弟,我不是来上香的信徒,我是茅山弟子,路过江城特意来探望祖师的。”

“师兄?”

小道童也就十二三岁,修行尚未入门,身上披着蓑衣,防备着可能到来的雨水。

“可有凭证吗?”

“这玉佩你可认得?”赵炆从道袍里拽出茅山玉佩。

小道童一看,这种玉佩他在道观里的师兄身上见过,赶忙行礼道:“见过师兄。”

同派异观的道士,虽然之前相互都不认识,但师兄一喊,关系立刻就近了很多。

“有劳师弟上报,让我好给前辈请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