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你是记者对吧?(2 / 2)

加入书签

主要叶向阳清楚,即便他找上主任,也未必能得到太大的支持力度。

一个萝卜一个坑,报社里也没什么空闲的人手,可以抽调出来配合他。

既然决定让狄健和薛艺加入,叶向阳就直接把自己完整的想法说了出来。

一开始只是陪叶梓欣体验生活,不过叶向阳发现自己了解到的东西挺有意思的,虽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平时并没有怎么留意。

于是,叶向阳就做了个总结视频,发到网上跟网友分享这些。

也没想过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在分析和研究网友们为什么会对这种事情如此感兴趣、讨论度如此之高的过程中,叶向阳发现了更值得挖掘的内容。

叶向阳昨晚看评论区,发现很多网友觉得捡瓶子这个行业朝十晚五,清闲,没有压力……是一个完全轻松而又十分暴利的福利行业。

其实这是有一定误解的。

或者说,更多的网友是出于没有经过考证的调侃。

确实,目前资源回收领域的收益已经超过千亿,不过真正能从这里面赚到大钱的,往往是一些相关企业和那些专门从事废品回收的相关人员。

他们属于金字塔的顶端和中部。

然而金字塔永远是有塔基的。

那些拾荒者们,则是其领域最底层的存在。

或许有少数人依旧能赚到不少钱,但绝大部分远没有那么轻松。

在这些人里面,又可以大致分成两种。

一种是家庭并不困难甚至富裕的老人,或许在很多小区里都能看到这类人的身影。

他们大多不是真的缺钱。

只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对岁月流逝产生本能的恐惧感,加上缺少家人陪伴,希望通过这种“收藏物品”的方式获得满足。

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经历过社会动荡、大饥荒和物质极度匮乏的特殊历史阶段,形成心理上的匮乏感和不安全感,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深蒂固,通过捡瓶子的方式来营造“富裕”感和安全感。

另一种。

则完全的是由于生活所迫。

每天拾获到的变卖成现金,也仅仅是微薄的收入,并不足带给他们生活质的变化,只能维持生活的继续,好好活着。

他们的大部分若有其他选择时,未必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叶向阳想要深入了解的群体,恰恰是后者。

听完叶向阳的想法,狄健才开始意识到,早在今天之前,叶向阳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并且有了颇深的了解。

今天还真的是来对了。

狄健有些振奋。

这对他来说,明显是一个机会。

至于薛艺。

能跟在叶向阳和狄健这两位“前辈”身边长见识,做点事情积累经验,已经是十分幸运且有意义的事情了。

无需再多言语。

他们这个临时的三人调查小组,可以说是毫无悬念地成立了。

拉了个小组群,叶向阳同狄健和薛艺他们协商分配好任务,便开始分头行动。

叶向阳直接到大街上寻找那些散落各处的拾荒者,试图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和采访调查。

结果找到几个目标对象,叶向阳尝试和他们对话聊天,不过迎来的基本是冷漠和无视,尤其在知道叶向阳的记者身份之后,表现出来的更是疏远和抗拒。

才刚刚开始就直接遭遇滑铁卢,这对叶向阳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不过叶向阳也能够理解他们的反应,也许是在生活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冷漠、嘲讽甚至歧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他们始终对陌生人始终保持着警惕。

就好比昨天在小区遇到的那位拾荒老人,虽然顺利进行了一些交谈,但对方说的大多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有些还是瞎扯的。

事后发现这些,叶向阳只是无奈,并没有因此生气。

对方以此为生活,又怎么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初次接触的陌生人。

无奈之下,叶向阳只好改变自己的方式。

暂时放弃直接接触和采访他们,而是采用观察式采访。???.biQuPai.coM

在尽可能不影响对方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诚意,通过跟随、共处的方式,观察并收集对方最真实和自然的情况和细节。

很快。

叶向阳就注意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拾荒老人。

对方的衣衫破旧,打了好几个补丁,但穿着却比较工整,没有特别潦草的那种感觉。

发现身边突然多了个人,对方对叶向阳显然有些防备。

叶向阳见状也不说话,对他微微一笑,释放自己的善意。

即便对方依旧面无表情,回以冷漠,叶向阳也不在意。

似乎发现叶向阳没有恶意,而且也没有做出什么让他反感的举动,老人对叶向阳接下来跟随的举动,并没太大的反应。

叶向阳很清楚,想要获得对方的配合,并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下午相处下来,双方虽然都没说过话,但仿佛已经有了默契,互不干扰。

傍晚。

叶向阳跟着老人来到他居住的地方附近,在对方住所外停住脚步,没有贸然提出要进去了解的请求。

就在叶向阳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对方却忽然叫住了他。

“你是记者对吧?”

“我,我想捐点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