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0 章 口服(2 / 2)

加入书签

崔冶:“话不能这样说,往后,我在暗处,大哥在明处,各有各的方便。”

孟昔昭:“…………”

这是崔冶第二回顺着孟昔昭的说法,称呼他的家人了。

孟昔昭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还没到那份上呢,你改口也改的太顺溜了。”

崔冶叹息:“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这话自己就说出来了,我控制不住自己。”

孟昔昭:“…………”

无耻。

崔冶的情报固然是快,但也就是比旁人快几天,没过多久,南诏政变,公主挟天子以令寨主的事,就传到了朝堂上。

霎时间,朝堂上一片鄙夷之色,所有人都在嘲讽南诏气数已尽,竟然让公主夺权,行那牝鸡司晨的事,真真是没救了。

孟昔昭混在人堆里,不说话,也不看他们。

不然的话,他怕自己一看他们,就忍不住对他们开炮了。

换了你们这群窝囊废,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还不知道死在哪条河边呢,罗萨花的确有她的短板和缺陷,但你们加起来,都不如她一个。

这朝上的没什么意思,对于南诏的事,他一个应天府尹,也插不上嘴。

这就是没有进入三省六部的弊端,许多事情,都没有他说话的余地。

谢原倒是能说话,可他太小心了,怕自己说错话,就招来天寿帝对自己、对谢家以及对太子的不喜,所以能不说,他就不说,而是留到私下里,去劝诫闫相公。

至于闫相公听不听他的,那就两说了。

詹不休更甚,他是明面上、私底下,全都装哑巴,虽说武将在朝上本来就没什么发言权,但沉默到了他这种程度,也是十分少有。

这倒是让尚西关和耿文锦放心了,他们怕詹不休跟他爹一样,除了打仗特别厉害,口才也不遑多让,在朝的时候,一张嘴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把其他朝臣说的哑口无言,且因为他是武将,知名的能打,别人也不敢跟他争论,怕他一个生气,就出手打人。

等到不在朝的时候,本以为人走了,也就消停了,谁知他三天一封信的往回传,除了敦促皇帝,就是攻击奸臣,偏偏他地位极高,皇帝又离不开他,搞得当时好多人都在背后骂他,说他就是出去打仗了,也依然像个小鬼似的,阴魂不散。

世界上哪有无缘无故的恨呢,詹慎游锋芒毕露,让奸臣们集体仇恨他,这才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詹不休作为他的儿子,吸取教训情有可原,可也不能吸取到这个地步吧,一句话都不说,就当自己是个木偶?

别说其他人了,

() 就连天寿帝,都对他暗中摇了摇头,觉得这人实在是无趣。

孟昔昭晃晃脚腕,又揉揉耳朵,完全不关心他们说什么,只一心盼着快点结束,他好出城去,看看庄子上的情况。

半个时辰以后,天寿帝终于宣布下朝了,谢原本来还想叫住他,跟他说点什么,谁知道一阵风刮过,孟昔昭已经没影了。

谢原:“……”

罢了,下次再说吧。

…………

已经彻底入冬了,孟昔昭的马车没有皇宫的好,太子想把自己的送给他,但孟昔昭觉得自己还不想死,于是婉拒了他的好意。

坐在马车里哆哆嗦嗦,手中就是抱着汤婆子,也止不住腿冷胳膊冷,好不容易到了地方,那边的管事知道孟昔昭会过来,早就提前点上炭盆,而且按照金珠姑娘的吩咐,一连点了六个。

进入暖和的室内,孟昔昭喟叹一声,总算是舒服了。

活动活动筋骨,他让金珠去把人请过来。

片刻后,那人嘟嘟囔囔,满脸不情愿的过来了。

隆冬时节,大家都在屋子里猫冬,滕康宁如今体质也是不如从前,先去匈奴,再去南诏,期间还到处跑,各种救场,身上那点膘,早就在南诏战场上掉了个干净,回来以后好吃好喝,草药管够,孟昔昭还给他安排了两个资质不错的学徒,以及两个天生就听不见、也从来都没读过书的婢女,把滕康宁哄的这叫一个舒畅,让他一辈子不出这个庄子,他也没什么意见。

好日子过习惯了,滕康宁就忘了自己的劳改犯身份,对孟昔昭这大冬天还非要把他叫出来的行为,也颇有意见,但等进了室内,看见孟昔昭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滕康宁脑后的小针笃笃笃的扎了他好几下,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这是个去哪、哪的皇帝就要死的狠人啊……

他可不敢再摆架子了,连皇帝都说杀就杀,更别说自己这不值钱的小命了。

于是,他老老实实的给孟昔昭作揖:“草民见过孟大人。”

见他知趣了,孟昔昭这才收敛了脸上的表情,指着一旁的椅子,孟昔昭说道:“坐。”

等滕康宁坐下,孟昔昭也不跟他废话,直接问他:“上回你开的方子,我已经用上了,如今我若是想提前引爆,是不是需要加大用量?”

滕康宁眨眨眼:“不可。”

孟昔昭也不生气,只是疑惑的问他,“为什么?”

滕康宁:“我给大人的用量,就是最安全的用量,加一分,会引起用药人的体内不适,他会发现自己不舒服,减一分,药量不够,虽然依旧能积少成多,但积攒的时日,会增加三倍。”

孟昔昭:“……”

他沉默一瞬,又问:“发现体内不适的话,会怎样?”

滕康宁耸肩:“自然就会去看大夫了啊,大夫把脉以后,也会察觉到他的脉象有问题,会当他是阴阳两虚来诊治,我配的方子,虽说比真正的阴阳两虚更加激烈,可若他服用了调理的药物,那药效就会

被中和一部分,积攒的时日,照样也会增多。”

孟昔昭听懂了,如此说来的话,确实是不能加大药量,天寿帝那么看重他自己的身体,每三天都请一次平安脉,要不是滕康宁有本事,能把毒素冗沉于脉象看不到的地方,想下慢刀子害他,还真是十分的不容易。

可孟昔昭又十分着急,大军提前回归了,他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而大军凯旋,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他只好放低姿态,对滕康宁说好话:“于毒理一道,你是天下第一人也,就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令其提前吗?”

滕康宁捋着胡子,幽幽的看向孟昔昭。

他只负责提供方子,不管孟昔昭是想下在谁的身上,不过由于孟昔昭这回的条件太多,偶尔的时候,他也会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人,需要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像什么不能直接口服,必须借用其他物体发挥效用,还有一定要隐蔽,绝不能被其他人诊断出来,以及最好不是靠气味起作用,他只想下在一个人身上,不想让别人也遭殃。

如此苛刻的条件,又如此有挑战性,滕康宁闷头研究了半个月,最后放弃了他研究了一辈子的方向,转而开发了另一种毒/药。

即——不再是入口即毙命,而是春雨润无声一般,勾起人体当中本就积攒的虚气,憋住肝肾,令其衰弱、上亢。

通俗的讲,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借助药物作用,完成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三高过程,最终导致脑溢血。

……

滕康宁在研究出这个方子以后,又获得了多少害人的灵感,那就跟孟昔昭没关系了,如今计划有变,他就想知道,自己怎么才能赶上这个时机。

滕康宁见他是真的很着急,也不卖关子了,捋着胡子,他说道:“有办法,但是不能像你之前说的那样了,这个办法,必须口服。”

孟昔昭一愣:“口服之后,当场就发作吗?”

滕康宁算了算:“我能拖延一番,最多拖延三天。”

孟昔昭:“药汁?”

滕康宁:“也可以做成药丸。”

孟昔昭若有所思,左右如今还有时间,他让滕康宁立刻就去做一个,然后拿来让他看看。

最终得到的成品,就是一个大黑丸子,拿着这玻璃珠一样大小的药丸,孟昔昭彻底沉默了。

这么大,怎么塞啊?

孟昔昭自己想不到办法,就逼别人去想办法,他询问了好几遍,能不能改小一点,滕康宁悠闲的捋胡子,一口咬定就是不能改,孟昔昭看他一眼,哗啦掀了桌子。

瞬间撕下老成稳重的假象,孟昔昭靠着犯熊,把滕康宁吓得花容失色,连连保证自己一定会努力的。

而在十一月的初五,孟昔昭收到了那个让他满意的小药丸,揣着药丸,他当天就进宫去了,不过都是待在东宫,没去找天寿帝。

又过了两日,初七这天,镇国大将军丁醇,终于带着大军回到了应天府,他带着自己的一千亲兵进入内城,而其他人,都在城外安营扎寨,等待将军和皇帝的吩咐。

孟昔昭得到消息以后,立刻放下书本,一边换官服准备进宫,一边吩咐银柳,去做早就安排好的事。

银柳点了头,穿上孟昔昭让人给她做的狐皮披风,然后就跑出去找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