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2 / 2)
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50岁,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
《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杜氏病情加重时,召丞相赵普来听取遗命。杜氏问宋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悲泣不能回答。
杜氏再次问他,宋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杜氏说:“不对,只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
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
宋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杜氏对宰相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宫人谨慎小心掌管。
照这种说法,通常还有补充——即,赵光义曾对赵匡胤保证自己死后会把这皇帝之位归还给兄长儿子,所以赵匡胤才会传位给他。
因为这个说法听着有些合理,流传度也不低。
照这样的说法,赵光义他真的还了吗?赵光义没有还。不过他的后辈替他还了。哦,顺便把自己惹下的烂摊子连同皇位一起给了赵匡胤的后辈。】
【宋也分南北。北宋除赵匡胤外,其他皇帝皆为其弟赵光义(宋太宗)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赵构、还有他年仅三岁就去世的儿子——宋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代。】[2]
天幕在此时还感叹一声:
【所以说,李泰说的‘传弟不传子’虽然荒谬,用大.腿想都觉得离谱,可在封.建社会的真实案例里,又是真的可能的。
不过,以宋作案例看来,这‘传弟不传子’确确实实是不可行。与其信这个,那还不如继续信嫡长子继承制呢。毕竟,在封建王朝,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是基础。纵有几个例外,但是到底这两项制度才是重中之重,无怪乎看重。】
……
*
唐。
被天幕点名的当事人,李世民,这个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例外,他不自在地咳了两声。
“殿下自然当得起这个例外。”
他不好意思了,反而是他臣子不以为然。
他们不仅暗戳戳觉得,还要正大光明说出来:他们殿下就是要跟别的帝王不一样!
众人接受良好。
“殿下无需多想。”房玄龄上前,作为在场年龄最大且备受倚重的文臣,他自然要站出来挺殿下。他双目含笑:“连几千年后的后辈也承认登基后的殿下是例外,而且各方面都无可指摘。殿下自然是受人歌颂的。但是——”
他摇摇头,“殿下的成功可能会影响一些心思不正的晚辈们。”
李世民这个跳脱于制度之外的例外,难免会给人以侥幸心理——
有一就有二。
老祖宗李世民都能上,我们当后辈的怎么不行?
“……”
听着听着,李世民的表情也慢慢淡了下来。
这个猜测,并不是没有可能。
想想吧,连亲儿子李泰以嫡次子的身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哪怕失败了,可到底是有了心思。亲儿子都这般,再往下几代,那还得了?
“……”
【李世民在儿子上,真是煞费苦心。为了保全所有儿子,他在教育李治上吸取了教训。也亏
得这几个皇子都能力不错,李治也不例外。纵使李治身体较差,又本身不是继承人半路出家学治国,可是他上位后也是一个明君,治国上干得很好,也颇有功绩在身。
不过,到李治这儿又是一个转折。
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大概就是如此吧。】
天幕感叹一声。
【好了。这是李世民一生里犯的最严重的错误。仔细算,虽然是家事,应该也算得上治国上的错误,古代是家天下嘛。】
【然后便是,李世民晚年嗑药——】
【这嗑药,应该也不算李世民的错了。毕竟生病了。药石无医的情况下,什么都会尝试的。】
【李世民的死亡,就有说法是由于服用了“天竺仙丹”。东台侍郎在上书言事时曾提到这段往事,《旧唐书》中提及李世民之死只是寥寥几句,语焉不详。
据《资治通鉴》记载,就在出征高句丽的回程途中,李世民忽然患上了“痈疽”,据史料记载“太子为上吮痈,扶辇步从者数日。”可见李世民此时的患病有多严重。
李世民年轻时征战沙场无数,建唐伟业当属他第一!在古代,作为南征北战的武将,年老时难免被疾病伤痛折磨,这是所有能活着退休的武将的宿命。李世民也不例外。
而除此之外,那时候他还患有“气疾”的遗传病,俗话说就是哮喘。而且李治也有这样的疾病,两次发病,都是让太子管理政务。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死去的前一年。
太宗李世民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帝范》是论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献。他在赐予子女时云,再三叮嘱,作为遗训:“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
并对李治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第二年,唐太宗生病,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3]
【初唐这三代人,李渊因病去世。李世民突发疾病去世,李治也是因病去世。但是即便这样,唐朝二十多个皇帝里,李渊和李治的寿命还排前三,分列第二和第三。
第一的当然是那位——】
观众有些好奇。
听这口气,不难看出后辈提起这个人,简直是心情复杂到极点。
也确实如此。
【一手将大唐推入盛世,又一手毁了这盛世的李隆基。他一共活了77岁。想汉武帝活了70岁左右,熬死了群臣,晚年差点不保,可是到死还是稳住了。还顺利地挽回了损失。
而李隆基这个家伙,好嘛。
他确实是活得有够久的,毕竟比汉武帝活得还长。李隆基是一个评价很复杂的皇帝,甚至到后面——
所有人都希望他死。
其中,有这样想法的人,里面既有他的敌人,也有追随他的人,当然……也包括隔了千百年之久的UP主。必须要说,能让所有人评价一致的皇帝,这可不多。】
【UP主想说的是,但凡他早死了,也就没后面那些破事了。大唐起码还能续命百年。】
后辈吐槽。
【对他真是既爱又恨,可是细细琢磨,居然还不那么意外!】
【大家懂吗,这个心情QA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