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8章;认错也不行(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认错也不行

面对将军们的抱不平,李钰微笑不语,顺手把三省的文书和圣旨交给一个大将军,自己笑着回去曾经的马邑城里歇息。

一百多个将军呼啦一下围过来查看,拿着圣旨的将军大声的念出来;

“被追回皇家血脉的……准其继承卫怀王李玄霸之正一品上的王爵,加封右仆射,大司空……”

一百多個将军都听的瞪大了眼睛,好多人都在倒吸气。

“嘶……”

李钰的两大副将,正三品的武将,都是冷眉竖眼的呵斥;

“嘶什么?咱们大帅还不值得这王爵之位?”

“值得太他娘的值得了,要不是大帅,都不敢想了,天知道怎么打退那六十万草原军队?”

“可不是嘛,一个不对头就是灭顶之灾呀,大帅可是力挽狂澜的人物,当然值得一个大司空了。”

“肯定了,工部尚书罢啦,我记得工部的老阿公回家养老的时候,曾经说起来过,他老人家说大司空的差事,满天下也只有咱们大帅才能做好的。”

“这个没人说二话,就说那些兵器吧,除了大帅,别人都不懂,去做大司空也是瞎几把扯淡。”

“我还是觉得大帅做右仆射更美一些,武将吃亏太多,能做个宰相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那是,六宰相第二位呢,仅次于李尚书了,这可是当年房宰相的位置呢,厉害的紧。”

七日后良辰吉日。

李钰带领三十八万军马一块行动,大军分成九路,直逼东北过去。

“启禀王爷,良辰已到。”

“发兵。”

“得令!”

“大帅令出,三军行动。”

“得令!”

“传令下去,三军出发。”

“唯,三军出发,三军出发。”

几十个传令兵四面八方的打马狂奔,身后的战鼓咚咚直响。

战鼓响震八方。

三十八万铁血部队,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正在东北抢占地盘坑杀百姓的高句丽人得到消息后,一边不相信和六十多万草原猛将打完后的汉人朝廷,还能聚会多少兵马,可是也不得不防,同时向边关增加兵力。

实际上高句丽人真的小看李钰,小看汉人的军队了。

李钰早在一年前就向朝廷建议,面向四海百姓征兵。

加征三十万常规部队,因为李钰觉得只有铁枪杆子才能威慑四面八方的宵小之辈。

当时的情况是,大厦将倾,李世民和三省六部的官员都很赞同这个提议,而且他们也在主动考虑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征兵的事情有兵部尚书左仆射,一手包办。

新军已经锻炼了一年,其中有些是曾经退下去的十六卫老兵。

到了四十五岁年龄的全部按照李世民后来公布的新规矩,退回家养老。???..Com

那些人除了杀人放火,别的啥也不会,许多人回家后都得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退休病。

征兵令一出,说是之前退下去的优先录入本册,这些人高兴的瞬间病愈,各自拿着铁朔弓箭,有马的带着战马,没有马的也有带着骡子的,牵驴的,还有走路的步兵。

总之,个个都是眉开眼笑,乐开了花,终于又能去合法杀人了……

这次新军三十万,也被朝廷拨下来一半给李钰使用。

而李钰还不放心,因为第一,东北地区的形势复杂,第二隋朝就是死在高句丽身上,第三,东北有些部落百姓为了吃饭,加入了高句丽的军队。

第四,历史上为了高句丽人,唐朝费尽心机,掏空国力,打了一百多年,最后成了安史之乱的诱导因素。

所以李钰这次非常的小心,五十多万大军还不放心,又邀请阿史那社尔部落出兵十万,回鹘部落出兵十万。

前后加起来,七十多万人马,可以说整个大唐世界的兵力都在往东北方向移动,各地的官道上都有兵士赶路。

即便如此李钰还不踏实。

走了十天后李钰在中军大帐里下令;

“我的贵妾林霸王呢?”

“启禀族长,出去了,小郎君闹着要出去耍里。”

“哦,霸王这第三个儿子有点太调皮了些,跟我小时候有点像,总是四处乱跑,不肯停不下来歇息。”

李钰这些年总是在军营里生活,所以许多儿子都是在军营里出生长大的,比如这会儿,道门弟子在军营里,就给李钰生出来四十多个儿女,所以李钰不担心孩子们没有玩伴。

李钰的话刚说完,林霸王就拉着一个两岁多的胖墩进来,一路走一路教训着,数落着。

“就数你皮,为何跟几个弟弟妹妹抢东西吃?还打架?再这样下去,我就叫人送你回蓝田老家呆着。”

“阿姨阿姨,宝宝不要回蓝田嘛,宝宝要去东北厮杀!”

跟五姓七望其他家族一样,李钰的所有孩子只有一个母亲,那就是李氏二房的主母,颜七娘,所以都得叫自己的生母为阿姨。

“就你?还去东北厮杀?”

“娘子,启禀娘子,族长找您好一会儿了。”

“哦,快把他弄回去自己的帐篷里呆着,这几天不准他跟别人玩耍,我要好好的收拾收拾他。”

“是娘子。”

李钰笑盈盈的看着进来中军大帐的林霸王安排好小儿子。

“族长,可有大事吩咐妾身?”

“有。”

“你去安排一下,调动陇西李氏上三房各房出兵三万,其他五房各自出兵一万五,接到我的族长令牌后,立刻行动起来,去东北聚会。”

“唯!妾身这就去安排行动。”

“嗯,越快越好,我要一次解决高句丽的麻烦,把他们打怕。”

“唯!”

下发命令之后,李钰懒羊羊的半躺在后账的榻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