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2 / 2)

加入书签

但是此时,各族都失去了家族中最灵魂的人物,尤其是年轻一代,各族几乎所有年轻的精英子弟都死在了建康城,如同被斩断了双臂,重重受创。

各族再愤怒心痛,短时间内,也再没有心力去攻打王继了。

这时,被王继灭门后已经沉寂了不知道多久的谢家的漏网之鱼旁支子弟忽然站了出来,以报灭门之仇和诛杀权臣保护天子的名义在建安郡拉起了一支万人的队伍,其中领军的正是当年北伐时攻打襄阳大败惨遭换将的谢恺。

谢恺当初在被换将回到建康之后便一再遭遇贬谪,他本就不是谢家嫡脉主支,只是因为带兵打仗尤其厉害,在能代替谢家在军中领兵,北伐之战后,因为王家的打压和谢家主支对他的不重视甚至隐隐嫌弃,谢恺便渐渐被排挤到了外地当一小官,被世人遗忘到了脑后。

但是也因此,谢恺逃过了谢家的灭门之祸,并在江南小县内隐匿下来,暗暗积蓄力量。

之前江南各地掀起要对付王继的潮流,他也不参与。

直到此时江南各族皆被王继狠狠砍了一刀,一方面对王继恨得入骨,一方面却又实力不足,他才趁机站出来,一展自己当初在军中得人心的能力,拉起讨伐王继的大军。

当今天子就是谢妃之子,谢氏遭到灭门之祸后,他就是谢氏最后的血脉之一,是天子母族,皇帝的舅舅,他起兵讨伐王继,简直再名正言顺不过了。

剩下几个谢氏子弟皆不成器,听完谢恺在此的消息纷纷跑来投奔。

有被王继狠狠砍一刀的仇恨在前,江南各族这时候也不再管谢恺是不是江南本地豪族了,反正大军都和王继有仇,有大仇,而且谢恺还占着皇帝母族的大义,以前在军中也有不错的名声。于是江南各族纷纷上门投靠,只盼他能推翻王继的邪恶统治,重新恢复政治清明。

十一月三日,谢恺在临川起兵十二万,写了一封声泪俱下.义正词严的讨逆臣王继书,陈述王继和建康城内诸世家的十二条大过,公告江南百姓,然后带兵前往建康。

十一月七日,谢恺靠近北方世家重点经营的要塞新安郡,遭遇了王家的大军。

双方激战三日,王家大军不敌,谢恺占领新安,屠城,杀新安八万人,在新安城外筑起二十多座人头京观,接着大军逼近宜城。

十一月十二日谢恺占领建康西南方面的门户宜城,再次屠城,谢恺的大军在战胜后进入宜城内烧杀抢掠,抢光整座宜城后,将宜城内所有百姓驱赶至长江边,斩首十二万人,宜城百姓的尸体飘满整个长江下游。

宜城到建康不到八十里,后世有书记载,当日站在建康城墙上,都能看到护城河里漂浮而起的尸体和污浊的血水。

谢恺占领宜城之后却没有立刻攻击建康,而是派人前往吴郡联系阮家,试图和阮温里应外合,切断建康的粮食供应。

但是阮温并未出面,谢恺的人扫兴而归,临走前在吴郡放下大火一把,烧毁了一个田庄以作泄愤。

十一月二十五日,谢恺自认给王继的心理压迫已经达到了顶点,开始动员自己已经增长到二十五万人的大军,开拔前往建康。

十一月二十七日,谢恺大军围困建康城。

十二月二日,建康城破,谢恺的大军冲入城内,前往王家。

谢恺找寻了一番也没有找到王继的下落,于是让手下人将住在王宅内的王家人悉数虐杀,然后烧毁王家大宅。

接着由沿途从各地强征来的士兵被谢恺放入城中,开始烧杀抢掠,谢恺则带着自己的精兵前往宫城。

宫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