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3(2 / 2)

加入书签

众糙汉都笑:“萧先生,这书就是你几年卖不出去的那本啊?”

萧让点点头,又很有道德感地补充:“不过这个版本,是那位李夫人帮我略微润色了一下,跟原版不太一样……”

翻了两页,他的面色逐渐凝重。再细读几段,他的眉毛耷拉下来,几乎要哭。

“……不太一样,是不太一样……唉,居然能这么写,居然能写成这样……”

萧让捧着书,失魂落魄地走了。几个好心的喽啰怕他摔跤,赶紧过去护着。

据说萧让回到书房以后,枯坐许久,再次把自己的笔墨纸砚丢进水泊里。

铁叫子乐和翻开剩下的一本书,已经试着开讲,声如珠玉。余人听得入迷。不少后期入伙的喽啰都听得如痴如醉,没想到山寨的创始往事竟然如此传奇。

阮晓露趁机遁走。

她已经在四方酒店都吃了一回,跟熟人打了一圈招呼,回到水寨,跟三兄弟嘻嘻哈哈的吃了顿饭,得到评价“晒黑了”。又跟老娘说了会子闲话,忽然注意到:

“娘,墙上怎么挂着个大红花呀?”

阮婆婆笑得见牙不见眼:“你忘了?是上次俺钓鱼比赛得了状元,寨主老弟给发的呀!还有那利物,一石米,一石面,十斤油,俺舍不得吃,都留着呢!”

阮晓露:“……还是赶紧吃了比较好……”

其实阮晓露记得这红花的来历。但老娘既然把它挂在最显眼处,肯定是希望人人注目,问上一句。她也就假装不识,让阮婆婆又回味了一遍那日的冠军风光。

阮晓露艳羡了一会儿,忽然又发现什么:“哎呀,您怎么把一本书给贴墙上了?”

阮婆婆更是得意:“朝廷表彰俺勤劳守贞,封俺做……做……”

“太宁郡君。”阮晓露一字一字地夸张细读,“不得了,不得了。”

其实这“封赏”是阮晓露跟着宋江蹭来的,也不是什么黄裱圣旨,大约只相当于一个表彰锦旗,层层下令到地方官,在每年的节妇烈女配额里,加一个籍籍无名的老婆婆而已。而且郓城县也不知阮婆婆住在何处,只是贴了个告示,让这一批受封人员自己来县衙里取。过了好几天,消息才传到梁山,才派了个闲汉把它取了来。贴在墙上,不过是公文一纸,盖个稀薄的官印,还没有梁山的“寨主令”有排面。

而且不能吃,不能穿,不能换钱,纯属虚名。

即便如此,阮婆婆也爱之如珍宝,只让阮晓露轻轻摸了一把,笑道:“你瞧,国家没忘了俺。这个什么什么君,你记着,以后刻俺墓碑上。”

阮晓露:“……”

您能别想那么远吗!

---------------------

回到自己院子,花小妹、梁红玉、齐秀兰、李瑞兰等几个熟人已经等在里头,吆三喝四喝了几轮酒,笑她来得太晚,要罚酒。

阮晓露实在是吃不动了,灵机一动,“我从东京带来点新奇果子。”

到自己卧房开箱,却发现房里堆满了箱子,密密实实占了半个屋。

“是盐帮派人从江南送来的, 许是些土产礼物?”花小妹告诉她,“他们不知你在东京公干,就送到梁山,你兄弟叫人原封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