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3章 流言而已(1 / 2)

加入书签

“杨院长,你怎么在这?”

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里,陈舟看到了老熟人。

杨院长笑呵呵地说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了?我不也是搞物理研究的吗?”

陈舟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那啥,你不是另外一个实验室的主任吗?”

杨院长:“你是想说,我是燕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里,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的副主任,对吧?然后,我应该在进行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对吧?”

陈舟点了点头:“是啊……”

杨院长笑道:“粒子加速器的课题,不也是高能物理的课题吗?平常我们就跟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不少的交流,这不看到你们来搞学术交流,我正好也来凑凑热闹,来这里取取经。”

说这话的时候,杨院长还冲陈舟眨了眨眼。

陈舟狐疑的看着杨院长,他记得以前杨院长可不是这样说的。

以前杨院长可是说过,他们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设备齐全,技术先进,放眼华国,无出其右。

堪称小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之最。

陈舟还记得,杨院长尤其是对对撞机这种高能物理设备,并不是很喜欢。

怎么今天,就转性了?

只不过,陈舟想是这样想,倒也没有细问下去。

而是给杨院长介绍起了身旁的人:“这是我在麻省理工的物理学研究生导师,也是我们之前SC胶球实验的总负责人,弗里德曼教授。”

杨院长自然知道,也认识弗里德曼教授。

至于对方认不认识自己,杨院长觉得,那大概是不认识的。

虽说他来这里是有着别的任务,但眼下陈舟的热情介绍,自然也不能浪费。

所以,杨院长也主动打招呼道:“弗里德曼教授,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弗里德曼刚才也听到了陈舟和杨院长的对话,因此见杨院长主动打招呼,他也笑着回道:“杨教授您好,很高兴认识你,我一直好奇陈舟在本科阶段的导师是怎样有能力的一位物理学家,才能教出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今天终于见到了。”

听到弗里德曼的话,杨院长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道:“弗里德曼教授,您过奖了。倒是我经常听到陈舟提起您,有您这样的大物理学家的指导,他才能完成胶球实验。”

弗里德曼摆了摆手:“相比之下,本科阶段扎实的物理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一旁的陈舟,听着自己两位导师之间的商业互吹,颇有些无奈。

他其实很想插句话,问一下这两人,到底什么是“放羊式教学”?什么又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当然,看到两人越聊越带劲的模样,陈舟自然也没有出来扫这个兴。

真说起来,陈舟还是挺感谢杨院长和弗里德曼教授的。

如果不是杨院长,陈舟不会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到粒子加速器的实验。

如果不是弗里德曼教授,他更不可能接触到对撞机实验,更不要说发现胶球了。

之后,陈舟难得的找准机会,掐断了两人的商业互吹。

开始为杨院长介绍其他的研究人员,也是SC的前研究人员。

和前几次学术交流时不同,这一次的介绍,陈舟倒是有所偏重。

有着最后胶球实验领导经验的陈舟,对于每位研究人员的特点,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因此,在介绍这些研究人员时,陈舟一一放大了对方的优点。

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给杨院长介绍。

另一方面,就是说给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的领导们听的了。

人反正是带来了这么多,能留下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领导们真的能够听明白他的意思。

一天的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杨院长单独又找到了陈舟。

酒店里,陈舟的房间。

陈舟有些奇怪地看着杨院长:“那个,我知道,我上次是说了毕业之后,再考虑,不过,我也有自己的计划……”

杨院长紧盯着陈舟:“跟着弗里德曼教授的学术交流?”

“嗯……是这个计划……”陈舟用力地点着脑袋。

杨院长微微皱眉,有些急切地说道:“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问你学术交流之后的计划,你会去哪?!”

陈舟抬起头,看了杨院长一眼。

他感觉到一丝不太对劲。

和上次发现胶球,在SC的报告会时相比,他感觉杨院长明显变得很着急。

注意到陈舟的目光,杨院长也发现了自己语气的急切。

可是,现在的他,不急不行啊。

华国内外,都盯着呢!

陈舟或许没感受到,可一旦他结束了这里的学术交流,还没有确定自己的去向。

那华国国内的流言蜚语,必然会大面积的冒出来。

这可不是他瞎猜瞎想的。

而是他自己听见的。

就在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这里,听见的!

“杨院长,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陈舟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怎的,就想到了这里研究人员看自己的眼神。

他虽然没有当面听见过什么,但是有些人眼底的东西,却是藏不住的。

杨院长从陈舟身上移开目光,面对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从始至终,不管是他,还是当初特意安排的吴西平和张中原,亦或者是与陈舟在一起研究过的彭佳、林孝恩和马梓豪。

所有人都相信陈舟,肯定会遵守自己所说过的话,回到华国。

只不过,陈舟回来的时间点,他们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像以前的学者,到年老时才回到祖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