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资格(1 / 2)
这个人仿佛说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话。
一时间不少人跟着点头,表示赞同。
因为此时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半工业化或者是手工化,能达到自动化无人化的工厂可以说少的可怜。
而陈霄从镁国弄回来的这套生产线,虽说已经是人家十多年前就已经下线的型号,但已经基本实现了百分之五六十纯机械化了。
从前一套生产线大概需要两三百个工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但这套生产线,等于是一下子节省了将近一百多个人工。
虽说此时华国的人工便宜的不想话,但节省人工不是主要目的,生产效率成倍的提高才是这条生产线真正的优势。
只要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套机器虽然比国产的生产线贵了将近一倍左右,但是同样的规模和投资之下,这套生产线的效率却是提高了至少一点五倍。
如果要是采用,人停机器不停的三班倒来赶工的话,效率甚至能达到国产的三倍左右。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最吸引人的地方。
要知道,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工厂因为采用人工的地方比较多,所以就难免会出现,零件尺寸不符合标准的时候。
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工人身上,也不是工人的技术不够纯熟,而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即便是一个细微的抖动,就很有可能会造成零部件尺寸上的偏差。
要想完全不出错,达到苛刻的百分之九十几的良品率,除非是那种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甚至能被评为八级九级钳工车工的人大神才有可能打的道。
然而这样的神人,一个上千人的大型工厂中,能有几个?
所以自古以来,华国在制造行业就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良品率的说法。
一般情况下,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良品率的工人就算是合格,要是能达到八十以上,甚至直逼九十,那就是精英了,而能达到九十以上,没提高一个百分点,那可就是需要十年以上的积累。
这样的神人,说是千里挑一,万中无一,都不算过分。
然而现实总是这么的残酷,即便你怎么神,但是在纯机械化面前,九十几的良品率也不够看了。
纯机械操作甚至能达到千分之九百九的良品率,这个数据即便是百万车工钳工中也未必能出一个。
有人曾说,机器的普及毁掉了一代人,这个说法对也不对,因为,站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视角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良品率越高成本也就越低,成本越低,利润空间也就越大。
在这个所有人都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年代,任何一点可以榨取利益的地方,都将会被无限的利用。
这是市场的趋势,是时代浪潮中不可阻挡的大势。
所以在场这么多人一听说陈霄手里有外国来的生产线之后,一个个蜂拥而来也就不奇怪了。
价格虽然高,可它不管是从良品率还是生产效率上都完爆目前国产的生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花同样的钱,一个回本要一年多,而另一个只需要半年多,你会怎么选择。
这也就是陈霄明知道国内有更便宜更容易到手的生产线,依然选择了冒险从镁国买,主要原因就是在这里。
他不是不愿支持国内的发展,而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条明显的鸿沟,不得不让人低头。
陈霄也是打心里希望华国能尽快的强大富裕起来,但是这个期待是需要时间的,国家能等,可他等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