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陈潇:还真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2 / 2)
韦彻拱手称是。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贾菱丶贾菖丶叶楷三将,率兵七千前往熊岳城,以红夷大炮牵制城中兵力,同时密切监视熊岳城城中军卒的动静。」
三将出列,朝着贾珩拱手称是。
贾珩而后,看向另外的天津卫左卫指挥安绍成,右卫指挥使毛顺,沉声道:「安将军,毛将军,你两人率领本部兵马,前往永宁监城,务必不使其派兵驰援盖州城。」
盖州卫城的城门楼下了一晚上的秋露,郁郁青青的黛瓦之上,露珠滚动,沿着檐角滴落而下。
一面面旗帜因沾了秋露,在晨风中摇晃不动。
遏必隆此刻身披一袭山字鱼鳞重甲,腰间横跨着一柄绣花的镔铁长刀,其人粗犷丶魁梧面容,不怒自威,而宽大的下颌,蓄着如钢针一般的胡须。
「贝勒爷,汉军在城外拔除了二十处堡寨,今日兵马就要围拢城池。」一旁的副将参领,开口说道。
遏必隆目光咄咄而闪,似能穿过晨曦之间的烟云,落在那海面上的大批汉军船只上,感慨说道:「汉军这次重兵而来,来势汹汹啊。」
虽然不是倾国之兵,更像是一支劳师动众的偏师,但因为领兵之将是那位威震天下的卫国公,反而惮惧不减分毫。
那军将参领开口道:「汉军这次是冲着盛京来的。」
遏必隆冷哼一声,拔出腰间一把明晃晃的长刀,斩钉截铁说道:「冲我盛京而来?我大清尚有带甲之兵十万,对汉军何惧之有?」
说着,看向在场一众满清八旗军将,高声道:「待汉兵到来之时,我部绝不放过他们。」
遏必隆来到城头上,面色振奋,不停激励着周围的女真将校。
「咚咚……」
而伴随着鼓声如雨点一般密集落下,城门楼上的一架架牛皮鼓震动四野,大批汉军步卒扛着攻城器械,如一团团火焰渐渐及近盖州城。
贾珩已经将江南水师的指挥调度之权交给了韦彻,此刻,拿着手里的单筒望远镜,眺望着那城墙上正在飘扬的女真八旗旗帜,观察着布防态势。
陈潇点了点头,说道:「大军攻城了。」
贾珩眉头皱了皱,低声道:「攻城兵马五万,而城中大概两万馀人,依托城墙,想要将城池攻破,也并不容易。」
这就是攻守双方的兵力
配置。
此刻,大批汉军在离盖州城里许之地的高坡上,推出红夷大炮,列装在距离城池三里的地方,伴随着令旗挥动。
「轰……」
红夷大炮炮口现出大团弥漫的硝烟,而后,但见城墙被炸的坍塌一块儿,而城头上的女真旗丁从城墙上跌落。
数十门的红夷大炮,炮火密集,轰炸着城墙,一时间,气势蔚为壮观。
而城墙上的红夷大炮,同样向着汉军的阵列炮轰还击。
大批士卒顶着城头的炮火,沿着云梯攀爬冲锋,偶有三五个军卒在城头上站稳脚跟,与围拢而来的女真兵丁厮杀在一起。
贾珩此刻手里拿着一根单筒望远镜,眺望着城头上的兵卒。
而城门楼上,同样顶着炮火硝烟指挥的遏必隆,也招呼着手下军卒,在城头上协守。
喊杀声一时间充斥了城头上下,似震动云霄。
大批军士扛着木质云梯,向着城头冲锋,从上方看去,宛如蚁附攻城。
此刻,一块块儿滚木礌石沿着云梯砸下,不少汉军军士发出一声声惨叫,旋即,从木质云梯之上,宛如下饺子般落下。
而另一边儿,熊岳城也发生类似的攻防之战,不过更多是炮声隆隆,并未见着大范围的蚁附攻城。
而此刻,遏必隆感受到下方的炮火,一时之间大为意外。
一场攻城战事自清晨至晌午,伴随着「铛铛」的鸣金之声,大批汉军如潮水一般退去。
而盖州城虽然残破不堪,但仍是岿然不动。
军帐之中,贾珩与一众将校商量破敌之策。
韦彻面带惭色,垂下头颅,抱拳说道:「卫国公,卑职指挥不力,还请卫国公降罪。」
江南水师的几十门炮铳,向着城
头轰射,仍没有进展,不怪韦彻觉得惭愧。
当然,毕竟面对的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女真。
贾珩道:「今日攻城,不过先行试探,不必为一时进兵不利而过于沮丧。」
而后,看向其他的将校,说道:「红夷大炮持续轰炸,先削一削盖州城的气势,不急于攻城。」
不论是粮秣军需,还是辎重,汉军通过船只运输,并无粮草不继之事发生。
待宽慰了众将一番,各自下去用着午饭。
军帐之中,一时间只剩下陈潇与顾若清,两人看向那蟒服少年,如顾若清,目中已现出担忧之色。
陈潇行至近前,柔声说道:「你想要以盖州城,吸引女真的兵力?」
贾珩摇了摇头,说道:「单独凭这几万兵马,一时也破不了城,不过是静观其变罢了,潇潇,朝鲜那边儿怎麽样?」
陈潇摇了摇头,说道:「这会儿没有情报传来,想来应是僵持不下。」
贾珩目光落在舆图之上,似穿透重重烟云,推演着女真的动向,说道:「女真方面两路作战,比我们焦虑。」
汉廷介入战事的时机其实刚刚好,如果王京未破,那阿济格与鳌拜等人定然草草打道回府,那单靠一支水师,也难以达到攻克盛京的目的。
朝鲜先打碎,后收纳囊中的战略,也就无从可施。
顾若清看向那拧眉思索的少年,目光闪了闪,心神莫名。
……
……
朝鲜,王京
正如贾珩所想,英亲王阿济格同样焦头烂额,正拿着一份军报。
这几天,虽然鳌拜在江原道打败朝鲜各道府的勤王联军,但如今的朝鲜,也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京畿道下方的地方郡县上,就有不少乡民义勇,开
始组织起来,抵抗女真的八旗精锐兵丁。
这让阿济格一度设想的要将「清朝一体化」几乎成空。
或者说,以阿济格的心性和手腕,根本就不如岳托丶多铎等人灵活。
「王爷,盛京派了天使,说有旨意和书信。」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健硕的侍卫进入殿中,拱手道。
阿济格道:「快去将人请进来。」
而不大一会儿,就见两个马弁,引着一个面白无须的内监进入厅堂。
「英亲王,这是摄政王的书信。」
阿济格迫不及待说道:「快拿过来让本王看看。」
那内监也不敢怠慢,将圣旨与书信递送过来,面上见着一丝欣喜之意。
阿济格接过圣旨,倏然展开,阅览而毕。
圣旨之上的文字,自然是表彰阿济格与鳌拜两人拿下朝鲜的国都王京,并给鳌拜加少保的官衔,而阿济格则是重复多罗郡王,算是与倭国的罪过,给予功过相抵。
之后就是多尔衮的书信,其上提及汉廷已经自海上出兵,攻打盖州,让阿济格尽快扫平朝鲜。
倒是没有提及分派兵丁,回师驰援的要求。
阿济格将手里书信放下,说道:「汉廷出兵了。」
下方的汉将祖泽润,面色谨肃,拱手禀告道:「王爷,如果汉廷大举来攻,我国内兵力不足,难以与其相抗。」
阿济格思量了下,吩咐说道:「明天就举行册封国君大典,而后降下诏书,让朝鲜诸道丶府归顺,我大清只留少量兵丁驻扎朝鲜。」
这段时间,阿济格已经让前朝鲜议政桂嗣哲,拉起了一个草台班子,用筹建新的朝鲜王朝。
这有些类似于北宋末年,靖康耻之后,在女真人扶持之下,张邦昌成立的大楚政权。
而阿济格口中所谓的大清撤军,自然也是一种幌子,后续更多从幕后操控朝鲜国君和政局,通过一系列政策完成同化。
这就是范宪斗提出的平朝丶纳朝之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