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赈灾(2 / 2)

加入书签

“是,儿臣先行告退。”

司空礼文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待司空礼文走后,司空景元额上的粗眉蹙起,他考虑再三,唤道:“花公公。”

“老奴在。”

一直立于司空景元身后一年岁颇大的老太监走出来躬身施礼。

司空景元传令道:“传朕口谕,马上让四皇子回京,不得有误。”

“是。”

说罢花公公迈着碎步出了御书房。

“是该好好敲打敲打老四了,这都无法无天了。”司空景元有些左右为难,“只是荣贵妃那边要怎么交代?”

...

司空礼文出了皇宫就马不停蹄的奔向晋州。

不日后,司空礼文终抵达晋州。

灾情已刻不容缓,司空礼文进入行馆后,席不暇暖中就把一干主要官员招齐了。

“殿下,现在那些流民四起,暴乱频繁,已经引起了整个晋州局势的动荡,这一问题若是再不解决,臣恐怕...”一官员忧心道。

“晋州的粮商不仅不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而且还趁此机会囤积粮食,哄抬涨价。”另一年轻的官员愤怒地说道:“此次赈灾的官银经四殿下手后,再用于灾民无疑于杯水车薪。”

“嗯。”

司空礼文波澜不惊,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对策。

“那些流民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大多是因为吃不饱饭所致,只要能让他们吃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司空礼文成竹在胸。

“六殿下,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做?”之前那一年轻的官员不解地问道。

司空礼文语气平缓地说道:“很简单,以朝廷的名义招募大量的百工,给他们吃食以及银钱。”

晋州绝大多数贫民的房屋早已变成老破旧,时刻面临着淘汰的结局,急需修葺。同时官府也需要兴建吏舍,完善居住、办公之境,而那城墙经年久月下来,有的地段已是破败不堪更是需要修补。

在这灾荒之年,大多数人都在忍饥受饿,是以做什么都以能吃饱饭为前提,招工的成本花费不会太高。

一来二去,朝廷既做了好事,又满足了官府基建等设施的需求,同时还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流民作乱自然也迎刃而解,此番举措可谓一举四得。

“那,那些趁火打劫的粮商哄抬物价就不用管了吗?”又一官员瓮声瓮气的问道。

他的外表不甚斯文,在一众文质彬彬的士大夫中显得很是异类。

“不用管。”司空礼文摇摇头,“我想以减免部分赋税的形式吸引外地的粮商在限期内进入晋州,等到本地粮食供大于求后,价格自然会回落。”

众人纷纷点头,司空礼文确实言之有理。

“另外,还可以以晋州官府的名义举办诗茶会比赛,广邀天下的文人名士前来参加比赛。此番比赛的参赛作品以竞拍义卖为主,价高者得名次。”司空礼文继续说道:“而且,我们还可以围绕着这个比赛设立一些相关的周边。”

“比如说,捐钱银达一百两者就可以直接获得参与诗茶会参赛名士的亲笔墨宝等等,诸如此类。”

接着他又补充道:“最后所得之钱银,既可用于赈灾。”

待到司空礼文把他的措施方案说完之后,惹得下边一干大小官员大眼瞪小眼。

他们一致认为司空礼文的方法过于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但是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马上将一系列的政策一项一项的颁布实施下去。

没想到,几天下来就已初见成效。

这晋州原就属于富庶地区,它盛产煤矿,因此整个晋州郡内商贾富户不少。

那些人见朝廷此次雇佣工人节省了不少的成本,也纷纷效仿大兴土木,修缮屋舍。

至此,流民几乎都有工可做,有饭可吃,就再也犯不着提着脑袋去做那些违法乱纪之事。

因为没有强制涨价的本地粮商降价,再加上有可减免赋税的甜头,晋州以外的粮商见利可图,便争先恐后地将米粮运入晋州。

短时间内,晋州的粮食就已达到盈饱。才升起来的粮价没过几天就迅速地回落了下去。

在此期间,诗茶会比赛盛况空前,那一场又一场的大比,参赛者们使劲解数各领风骚,引得那些喜欢附庸风雅,想一睹文人名士风采的官商豪绅接踵而来,四面八方的百姓趋之如鹜。纷纷慷慨解囊,竞相消费,晋州官府更是赚得是盆满钵满,用于赈灾之银两已是足够。

此次晋州的灾情终于得以控制解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