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五十八章 师傅对我实在是太好了!(2 / 2)

加入书签

“多谢师傅!”

苏渔连忙伸双手接过,欣喜不已。

师傅赐下的东西,从来都没有凡俗之物。

这枚符文法则内蕴,道纹繁复,一看就知道威能不俗。

“还有这些东西,也一并带在身上吧。”

说着,李永年又从医圣经内取出了一块【混沌晶金】及十滴【天魔圣血】,一并交给苏渔。

“【混沌晶金】,可助你快速感悟大道,明悟法则本源。”

“【天魔圣血】,可以增加寿元,并修复金身与神魂上的任何伤势,乃是救命圣药。”

“切记,这两样东西你要好生保管,轻易不要示人。”

李永年轻声做着交待。

不管是【混沌晶金】还是【天魔圣血】,在整个混沌星域之中,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圣物。

之前,纵是青云仙帝、紫薇仙帝等一从顶级帝尊见之,都不免生出了贪婪觊觎的心思,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苏渔的修为尚浅,怀璧其罪的问题不得不防。

“财不露白嘛,弟子明白!”

苏渔欣然点头,再次伸双手将师傅赐下的两样物品接过。

轰!

东西刚一入手,苏渔体内的气血与识海之中的神魂,就禁不住被两样物品之中所蕴藏着的海量大道法则及本源波动所触动。

只在瞬息之间,苏渔就明了这两样物品的具体作用,眼中的惊骇与意外之色,怎么也遮掩不住。

在此之前,他虽然从没有听说过什么【混沌晶金】与【天魔圣血】。

但是身为帝尊境的医仙大拿,对于各种灵物,尤其是药口药性的了解,苏渔已然胜过仙界绝大多数帝尊。

只是这么一接触,他就已然明白,师傅到底赐给他了两件多么了不起的圣物。

一个是悟道至宝,一个是救命神药!

“实在是……太珍贵了!”

“师傅对我实在是太好了!”

瞬间,手捧着这两样圣物,苏渔感动得眼泪都快要流了下来。

“行了,这便去吧!”

“记得,万事以安全为第一,莫要让为师担心!”

李永年冲苏渔轻挥了挥手。

苏渔这才收敛思绪,郑重其事地冲师傅深施一礼,顷刻间也闪身挪移离去。

“可惜,这小子痴迷医道,不愿换道改修,否则的话,妖圣传承倒是可以让他试一试。”

目送着苏渔与司天禄一行会合,很快便激发流云仙城的传送仙阵,直接传送离去。

李永年收回神念,不由微摇了摇头,轻声自语。

“也罢,既然我的门下挑选不出合适的弟子,索性就把这妖圣传承交给孔昔师兄。”

“孔昔师兄门下有四名弟子,总归会有人愿意尝试一下。”

李永年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

他门下的亲传弟子,苏渔一心医道,不愿转修。

司雨竹已经有了魔圣传承,且刚刚登堂入室,不宜再去修行妖圣传承。

李永年自己就更不必说了,他的不死功法已经入神,更是不宜改道去修行什么妖圣功法。

所以,这门妖圣传承的归属,也就只能交给孔昔老祖去决断了。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圣人功法啊,哪怕是妖圣传承,不是正统的仙道功法,可也一样威能通天。

若是放到外界,数不尽的妖、魔、仙族修士会对其趋之若鹜!

还是那句话。

任何大道,结果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超脱成圣。

且功法不分正邪,只要修行功法的人心性澄明,纵使修行的魔道功法,也一样能堂堂正正。

“师傅。”

这时,一直乖巧站在李永年身后的司雨竹轻声开口唤了一句。

见李永年扭头向她看来,司雨竹这才继续开声言道:

“弟子日前已经将那件【天魔圣印】完全炼化,意外发现在【天魔圣印】的核心灵体之中,存留了一些不太寻常的讯息。”

李永年眉头微挑,示意司雨竹继续说下去。

“这些讯息多而驳杂,说讲的大部分都是【天魔圣印】上一任主人万砀,这十数万年以来所凝聚的魔煞分身的身份信息。”

“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咱们仙界星域的……”

司雨竹话还没有说完,李永年就已然明了她要说的是什么了。

“通和帝尊?”

李永年轻声反问了司雨竹一句。

司雨竹一怔,意外抬头看向李永年:

“师傅您都知道了?!”

“没错,就是关于通和帝尊!”

“讯息里有过明确标注,说通和帝尊竟是万砀于十万年前所凝聚出的一具魔煞分身,他的任务就是潜伏在仙域之内,以待时机。”

“弟子不知这些讯息是真是假,再加上通和帝尊昨日突然殒落,大道异象呈现眼前,弟子心中就更没底了……”

没办法,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骇人,纵是真的,司雨竹也不敢轻易将之宣之于口。

更何况,她也不能确定这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是真的!”

李永年给了司雨竹一个肯定的答复。

“通和帝尊就是万砀的一具魔煞分身,而且,他昨日就是死在了为师的手中。”

司雨竹闻言,面露惊愕之色。

她所惊讶的,不是师傅竟然有斩杀通和帝尊的实力。

而是通和帝尊竟然真的是个二五仔!

通和帝尊啊!

仙界十大仙帝排行前五的顶级帝尊啊!

竟然会是奸细,是万砀老魔的一具魔煞分身?!

这样的话若是说讲出去,仙界九域的仙民有一位算一位,谁能相信?!

“青云仙帝、紫薇仙帝等八位帝尊,不愿将此事泄露出去,怕会影响并动摇了仙界诸多仙民的道心。”

李永年轻声向司雨竹提醒道:

“你以后最好也不要再轻易提起这件事情,纵是说了,也未必会有人愿意相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