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大道理没用(1 / 2)
钢铁产量、轨道还有大铁厂已经给了七老足够的震撼,然而事实上七老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宣府的独石口之战,守军能以区区五千步卒就重创小王子的五万精骑,靠的是什么?”
朱厚炜手里拿着一杆长枪,瞄准五十步开外的草人扣动了扳机。
“靠的就是火枪,而火枪从发明到如今的改良,靠的都是你们儒家读书人眼里看不起的匠人!”朱厚炜肃声道:“正是因为这些匠人日以继夜的研究,不厌其烦的去打磨,才有了如今这犀利的堪称无双杀器的枪械!”
朱厚炜将火枪扔给旁边的匠人,心里面终究还是叹息,如今的军工作坊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流水线作业模式。
撞针、火药、枪管、弹壳、装药、组装……
这些都有单独的作坊,而这些作坊的工人加起来超过五千!
技术力量不过关,便只有依靠海量的人力,哪怕在军工作坊拥有最多的磨床、钻床、锻床等等车床也是一样。
成熟的工艺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着先进、快捷的生产力,但是火枪制造始终无法达到大规模的量产。
火枪本身的材质并不存在任何问题,难以大规模量产的主要原因还是刻画膛线,偏了、歪了、深了、浅了都不行。
也正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从朱厚炜到湖州就藩七年再回到京城全力发展军工,整整八年的时间,数千工匠的努力,最后锻造出来的合格火枪也就六七万支。
所以禁军三营整编成为神策军之后,新的神机营也只有五万火枪兵。
不是朱厚炜不想完全淘汰掉冷兵器,而是根本实现不了,至少五年之内实现不了。
皇帝的话让内阁七位老头的脸色不太好看,这是天子又一次不加掩饰的在他们面前表现出了对儒家的不满。
但是儒家有错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难道有错吗?
当然没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天下每一位读书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然后在科举之路上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才享有属于他们应得的地位,这有什么错?
儒家看不起匠人,确实,十个读书人有九个半都看不起匠人,甚至可以说的更直接一点!
儒家的读书人看不起任何非士人阶层,在他们的眼里,什么武将、勋贵、商贾、匠作、农人……
都是垃圾!
习惯了高高在上,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让儒家读书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错,哪怕他们自己曾经也是出身贫寒,可只要鱼跃龙门了,便会从骨子里面透出对非读书人阶层的不屑和鄙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