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战后安排(1 / 2)
一场胜仗并没有让杨集自我膨胀,在辽东城休整期间,杨集并没有因为休整得到清闲,他不但要调查高句丽在彻底失去辽东反应,还让人调查辽东百姓的对于大隋王朝的态度,以便为日后治理提供资料。
调查南方高句丽残余势力动向这个任务,主要是交给前线的大将;而辽东百姓情况主要是交给行军长史韦津来处理,斛律晋和武宁、董军等降将从旁协助。
此外,朝廷的任命书已至:杨集设安东都护府管理漠州、玄菟、襄平、昌黎、乐浪、安平、带方的建议已经得朝廷认可,并以杨义臣为大都护、韩洪为副都护、韦津为都护府长史。
保留高句丽国祚的建议也通过了,不过国名却改成了高丽,而立下大功的高建武被册封为带方公、高丽王,曾为大隋提供军情的檀允为大对卢、松尊为掌管国政的帛衣头大兄、渊子澄降为大使者;这么一来,高丽便形成了王族和南、北相互权衡之势。
而高元刚刚成了阶下囚一事,杨广肯定还没有得到消息,不过杨集从他的任命来看,心知高元这个屡次三番与大隋为敌的狗东西,命运已经注定,余生恐怕是要在大隋被软禁至死了。
也就在辽东休整的时候,杨集得到了周法尚攻破国内城的消息。
国内城地处鸭渌水中游北岸的通沟平原上,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间,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它北有禹山、东有龙山、西有七星山,但是它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原城市,当周法尚渡过拂水、于瓦房沟歼灭乙支仁德军后,国内城已然无兵可守,最终被隋军轻易攻克。
“打得漂亮!”杨集将此军情交给裴矩,颇为兴奋的说道:“国内城战役的结束,不但代表“千山—鸭渌水”地区的乐浪郡、“鸭渌水—萨水”地区安平郡被大隋王朝完整收复;而且也说明安乐都护府七郡之中,只有“萨水—浿水”地区的带方郡尚未收复。而从敌军目前的部署来看,兵力集中在国都平壤,只要我军一战而定,此战便结束了。”
裴矩反复看了看,神采奕奕的向杨集建议道:“大王,平壤亦是一座不亚于辽东的坚城雄城,高句丽若是举国而战,必将是一场惨烈的大战,要是让高元和高建武将城中守军招降,定能不战而定、减轻不必要的伤亡。”
“裴公此法的确有利于眼前,合我们很快就结束了此战,然而从长远上说,却是不利的。”杨集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平壤是高句丽的国都,是我大隋以后的带方郡郡治,但不但高丽国都汉城相距不远,而且还邻近新罗、百济。如果和平解决此城的话,既无法向高句丽南方人、新罗、百济展示我大隋神威,也无法歼灭反隋势力。”新笔趣阁
“要是我们立不了威,日后治理起来必将难如登天,而且还要长期受到高丽、新罗、百济觊觎。所以此战必须打、必须狠狠地打。只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反隋势力在战争中消灭,南方三国才会老实、南方百姓才会安分。否则的话,势必留下无穷遗祸。”
说到这里,杨集下了最后的定论:“为了日后的长治久安,有些牺牲在所难免;此时的打杀、牺牲不是夺取功绩,而是为了为了日后不用打杀、不用牺牲。”
裴矩闻言苦笑,杨集所说道理、利害关系,他全部都懂;但是自古以来征战在外的大将,往往就是因为这场可以和平解决却去打的战争而饱受非议。
攻讦者的说法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指责前方大将为了个人战功,不惜牺牲将士们的性命,要是出现太大的伤亡,甚至连之前立下的战功都被抹平。
之所以建议和平解决,主要还是因为杨集是他女婿,他可不想杨集饱受指责以后,裴淑英抱崽杀上门来讨要说法。然而杨集这个当主帅的,却是打算不惜放下个人之利,也要解决诸多隐患。
“杨总管、韩将军!”杨集此时却已经取出了一支令箭,向杨义臣和韩洪说道:“你俩是安东大都护、副都护,你们需要震慑一切魑魅魍魉的名望,平壤之战就由你二人为主帅、副帅。现在立刻带一支精骑南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