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7章 李世民的怀疑(1 / 2)

加入书签

李承轩已经快忘记这个姑娘的模样了。

毕竟,此前二人的交集就不多,如今又分开了有两三年了,如果不努力去回想,李承轩都快忘记这姑娘长什么样了。

但近段时间以来,这姑娘一直通过她自己的方式,从宫中送出信来,并且经过武媚的手,转到自己的手中。

当然,这些信都是通过二人才知道的密码所写的,又要过了武媚这一手,所以,别人也不会猜到他们二人在通信的事。

然而,别的事情这姑娘都和李承轩说了,但这件事太大了,太出乎李承轩的意料了,这姑娘居然都没有提前说,就要跟着李世民去出征,这是什么节奏?

按传统,不是说行军的时候若是有女人的话,行军极为不利的么,李世民怎么还带上了许珍珠了?这没有道理啊。

所以,李承轩想象得到,一定是这姑娘使用了什么手段,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犯了行军的大忌,把这个姑娘带上的。

信到达李承轩手中的时候,李世民的东征大军估计已经出发了,此时,二人之间相距的距离,怕真的是万里之遥了,李承轩此时就算心里着急,也是无法可施,只能暗暗祈求这姑娘多福了。

土豆刚收获了不久,又进入到紧张的小麦收割期,收获完小麦之后,还要抓紧时间播种一季生长期短的作物,比如荞麦,或者大豆,也能赶在下雪之前收割的。

所以,这个时候显得特别的忙,每早一天收割上来,便能早一天将秋粮播种下去,它所接受的光照就差别很大。所以说,古人自古以来便有春争日子夏争时(辰)的说法,意思是说,这个抢收抢种的时节里,作物每早一个时辰播下去,其产量都会不一样。

刚刚征战回来的汉子们,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之中。

其实,这个时候的安西人民,收上这一季的麦子之后,已经不缺粮食了,但是千百年来一直处在饥饿边缘的人们,存粮防饥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之中,他们又怎么会放弃这个让自己家粮仓更加丰满的机会呢。

许珍珠的信是私下里寄给李承轩的,十天后,来自朝廷的正式消息,也传到了李承轩的耳中。

李世民比原本的历史上更早的东征高句丽,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李承轩还以为,杨广三次征高句丽都失败而归,李世民想借着这次征高句丽,以证明他自己高明于杨广呢,但当得知了实情之后才发现,并不全部是这样的。

此时,高句丽的国王是高建王,但是,大权却旁落于大臣泉盖苏文手上。

可就算这样,泉盖苏文仍觉得不满意,他不仅把高建武杀掉了,自己另立了新王,而且杀害了一百余名高句丽的朝臣。

消息传到大唐,李世民立即感到了十分的震怒。

大唐一向是高句丽的宗主国,泉盖苏文居然公然杀害了高句丽的国王,这还把大唐放在眼里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