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9章 阵痛(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问题,这几十万纺织下岗职工出路何在?

当时上海的政策,叫做“调整无情,有情操作”。

去年的10月7日,纺织“劳动力置换分公司”宣布成立,专门管理、安置“富余职工”,帮助下岗工人介绍工作、并且为她们做心理咨询。

紧接着,各个国有纺织工厂就设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开始登记下岗的员工。

很快,上海人社局等六部门“意见”下发,鼓励各企业、全社会吸纳纺织下岗的富余劳动力。市领导也说‘要流泪了’,要求‘没有政策要创造政策’。”

这时候的下岗这件事情,针对的主要还是纺织厂的一线工人,产业淘汰。

不过,下岗并不等于开除。原则上讲,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当时上海的政策,主要有这样三条:

年龄大的,或者是接近退休的,就买断工龄,等待退休;

年龄小的,劳动关系就挂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给你交社保,自己去找工作。这些被称为“协保人员”;

还也有的“一次性交满社保”。特事特办,当时的政策是可以提前交社保的。

也就是说,大部分国企,对待下岗员工,相当于把以后的工资打折,提前支付。总体来讲,其实当时上海下岗政策其实还算说得过去。

至于买断工龄,当时给的方案主要是两个,一是分房;二是给钱。

但是,不管怎样和如何安置,转岗给每个人带来的都是阵痛。

而且,这种阵痛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国家有阵痛,老百姓也有阵痛。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下岗转岗,它改变了很多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材料总结当时纺织富余人员的特点:年龄偏大,职工平均年龄超过38岁,36—45岁占50%以上;女性偏多,女职工占三分之二以上,大多为“老三届”,技能单一、技术平平的操作工占38.78%,简单劳动的辅助工占44.54%,技术通用性弱,离开纺织别无专长……

可以这么说,很多的纺织工人除了手上的工作,几乎无任何一技之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