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老家船厂托请帮忙(1 / 2)

加入书签

他又说道:“学校有寒暑假,还有星期天的时间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保障,你完全可以去试一试的。再说,万一就是你自已解决不了,学校不是还有其他的专业教师嘛,这就是你的优势,可以在这一方面动动脑筋。”

王国良想了想,很久后才说道:“现在这样做,风险蛮大的啊?”

“是的呀。就是因为有风险,所以我今天才特意过江来找你商量的嘛?”王国贤长吸一口香烟,吐出来一阵烟雾,在鞋子帮上把烧出来的烟灰弹弹掉。

王国良这里所说的风险,当然指的主要还是现在上海有关方面的对“星期日工程师”这种流动技术人员的不认可和设置的种种限制障碍,甚至是批判和处分。

他的这种担心和考虑不是毫无道理和无事实根据的。

实际上,从上海市来讲,对外地这种类似“挖墙脚”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归结起来,现在上海很多单位的领导对“星期日工程师”主要有“三怕”:一怕他们利用“八小时之内”干“私活”,影响本职工作;二怕他们胳膊“朝外弯”,泄露技术秘密;三怕他们收入增加,动摇“军心”。

其时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还占主流地位的条件下,技术人员利用工余休息时间,兼职社会服务,取得一些报酬的现象,常常被视为“不务正业”,“搞私活捞外快”,严重的还曾遭受到批判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所以上海检察机关经常以对内办受贿,对外办行贿的名义,接二连三到江浙一带和上海乡下等地抓人。这其中,有收容审查的,有取保候审的,甚至还有直接批捕的。把很多地方的乡村干部搞得人心惶惶,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是当下大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另外,王国良之所以说有风险的根据,还来自于他们学校就有两位老师,都有“星期日工程师”的经历。虽然他们两人最后的结果不同,但是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记忆尤深,印象深刻。

其中的一位,现在和他一个教研组的杨老师,本来从事的是无线电的研发和教学工作。

两年前,为了向他请教电视机生产技术,浙江湖州曾邀请他过去上课。事情办成后,当地的乡镇企业领导塞给他一只信封。杨老师不敢要。但是对方最后还是硬塞给了他一条黑鱼、一只甲鱼,盛情难却,他只好带回来上海。

不知怎的,“两条鱼”的事情后来竟被人知道了,还被告发到了学校。学校很重视这件事,支部书记专门找杨老师了解,让他写了一个情况说明,然后在教职工大会上还作了深刻检查。

这件事当时在王国良他们学校引起轩然大波和强烈的反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