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空嫂”的称呼(2 / 2)
报纸上甚至有报道,说当时纺织工人真是很可怜的。
“她们刚上完夜班,就全部坐在弄堂由值班长组织开会,会开完就去更衣室收拾,下岗。
值班长自己也下岗,却还要去安抚劝导工人。
她们都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文化水平偏低。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计划经济下度过,年纪大了却要去社会闯荡。”
可是,早已经习惯了在一个单位从一而终的人们,解不开“再就业”这个结。
而约定俗成“招人就招年轻人”的企事业单位,也过不去这个坎。
如何分配劳动力,又如何培养新劳动力?
在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转轨的前提下,如何去落实“政策无情,操作有情”的口号?那些下岗的纺织女工如何再就业?
一时间,“空嫂”、“巴嫂”、“房嫂”-------,等等都涌现出来。
说到“空嫂”这个词,谢雨生和王建东通电话的时候,专门还讲了关于它的一个小插曲。
谢雨生的说法,“空嫂”这个提法,就是《新民晚报》这天的报纸,第一次在国内开始称呼的,是《新民晚报》的创造。
一般来说,“空姐”就意味着年轻、漂亮。
但是,如果要是换成眼角有皱纹的中年女性,这还叫窗口服务吗?
在当时观念仍然保守的中国,即使是什么事都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改变传统的事也显得有点扎眼。
“民航如果招聘纺织女工,就打开了再就业的禁区,对各行各业都有启示作用。它的社会意义太重大了。”
据谢雨生透露的消息们,正是如此的考虑和思量,权衡再三,报纸的领导才把这条消息“推荐头版头条!”
并且,在原来的稿件中,引用了国外的名词叫“空太”,可这不符合国内的称呼习惯。应该称呼什么呢?
这样重要的稿件,就该有个响亮的标题。不过,“乘务员”三个字显然也太过平淡了,抓不住读者们的眼球,也抓不住用人单位的心。
这位领导从小在北京长大,北方喜欢管这个年龄的人叫“嫂子”“大嫂”——对,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就叫“空嫂”!
于是,《民航能不能招空嫂?》的标题,就出现在这天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听完谢雨生的电话,又看过找来的报纸后,王建东这才开始感到事态的严重。
说实话,自己对于这些新闻,还有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还是太不敏感。当然了,和自己本身工作忙碌也有一定关系。
“还是我这个弟弟做的不好,本来早就想着找机会和姐夫好好着谈谈的,但是一直忙,就耽搁了。”
王建东现在有一些非常后悔。实际上,忙只是借口,说到底,还是没有真心把这件事情放到心里面。
胡晓辉看着王建浦。
想了想,她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是的呀,没成想,现在阿姐的工作显然也要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自身都存在有很多变数了。”
王建东点点头,“这趟香港回来后我就马上就去找他谈,坚决不能再拖了。”
胡晓辉不响。心里也满是感慨。
同为女人,她当然更知道,一个女人,还要带着孩子,独立工作和生活将会有多艰难。
况且,大姐这会还住在娘家,幸好娘家人对她都很好。要是碰上有些不好的人家,恐怕早就要因此而闹得鸡犬不宁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