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局势(2 / 2)

加入书签

方胜利再不犹豫,立马叫来迫击炮排的排长。

“看到那处三角区没有,那里很有可能是鬼子的临时指挥部,给我干掉它!”

“是……只是,长官,距离稍微远了些,精准度怕是不太够,若是能再向前推进300米……”

“好说,你带上炮排,立刻跟上第一进攻部队,第一进攻部队会掩护你们炮台向前推进到指定位置。”

“是!”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进攻部队掩护炮排迅速向前推进,周卫国和孙鑫璞在后方指挥部观望着。

日军指挥部。

日军联队长现在有些焦头烂额,他被前后夹击了,关键是偷袭他的两方对手力量都不弱。

这与他掌握的情报完全不符,这虎头山的八路军若是只有2000正规作战部队,怎么可能做到眼下的地步?

随着天色放明,侦察兵那边很快传来消息。

“报告联队长,根据我方侦查,先前偷袭我方的部队似乎是国军。”

“国军???”

日军联队长有些傻眼,这虎头山根据地怎么会有国军部队?而且是战斗力如此彪悍的主力部队?

日军联队长自然也不傻,脑子转得飞快,在这莱阳周边,能调动如此主力偷袭自己的国军部队,除乐平镇的国军独立团,就只有清源县的警备旅,可汤炳权的警备旅战斗力似乎只算得上是二流,绝不可能表现出眼前的强悍,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周卫国!肯定是周卫国率领国军独立团来了!”

“可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国军独立团不是应该在驻守平镇,此刻应该在遭受进攻平镇的帝国部队的进攻吗?”

若是自己的推测成真,那事情就糟糕了,日军联队长再也不敢犹豫,当即利用电台通讯联系上了率领中线进攻部队进攻清源县的日军旅团长近卫文部。

“什么?你的部队在虎头山区遭受国军主力的突袭,怀疑是平镇周卫国的国军独立团!!!”

惊疑不定之间,近卫文的脸色忽地剧变起来。

他想到了一种糟糕的推测,按照他对对手周卫国的了解,这是个狡猾又阴险的家伙,绝不会坐以待毙,难道是这次自己三路出兵,让对方收到了风声?

为了针对自己三路突破的战术计划,那周卫国率领国军独立团主力提前奔袭到虎头山区域,然后联合虎头山的八路军,伏击了自己进攻虎头山的那支部队?

越想越有可能,到最后,脸色难看的近卫文甚至可以确定,就是这种情形。

再不犹豫的近卫文连忙通过电台联系上了进攻平镇的部队。

平镇。

负责进攻平镇的这路日军部队尚且还在隐蔽的等待之中,等待着天色彻底放明之后,发起对平镇的总攻。

突然收到旅团长近卫文的消息,说是平镇现在极有可能已经是一座空城。

指挥部的鬼子联队长人都傻了。

之后,鬼子联队长连忙派了一支侦察部队提前进入平镇探查,很快,消息传回,诺大个平镇果然是人去楼空,整个镇子里甚至见不到一个活人。

好家伙,这鬼子联队长带着将近4000的人马,在一个空镇子外面守了将近两个小时。

消息反馈到近卫文的指挥部,近卫文的脸色铁青。

果然如同他的推测一样,这个周卫国实在是太狡猾了。

国军独立团主力突然暗中调动到虎头山根据地,这彻底打破了近卫文的全盘计划。

进攻虎头山根据地的只有3000帝国部队,可国军独立团加上八路军独立团的兵力是要远胜过3000人的。

近卫文何等聪明,立马猜到了周卫国的心思。

这周卫国好大胆,面临自己的全线出击,居然暗中调动兵力,意图联合虎头山根据地,率先击溃自己的一路部队。

说实话,近卫文现在也有些无奈,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进攻清源县,另一个是立马向虎头山区域支援。

但仅仅是片刻的思考过后,近卫文的目光之中有了狠辣与坚决之色。

国军独立团与八路军独立团联合在一起,固然战斗力强大,也并不至于对自己进攻虎头山的部队形成碾压之势。

他近卫文安排进攻虎头山的部队,就算敌不过,也可以从容撤离。

周卫国率领国军独立团突然出现在虎头山根据地,虽然大大的出乎了近卫文的预料,但这样一来也有一点好处,平镇根据地算是白白地落到了近卫文的手中。

想清楚这几点之后,近卫文当即下达军令。

首先是进攻虎头山的部队,能拖就拖住国军独立团与八路军独立团,实在拖不住,便选择撤离,与中线的近卫文部队会合。

接着是进攻平镇的4000帝国部队,迅速占领平镇之后,留守一个大队的兵力,剩余兵力迅速与中线部队,在清源县附近汇合。

近卫文想得很明白,那周卫国的心思无非就是联合虎头山八路军,率先击溃自己一路进攻部队,然后再从侧翼支援清源县的警备旅,击溃自己的中线进攻部队,或者干脆引诱他的中线部队迅速驰援虎头山,以解清源县的危机,最后解救他的平镇根据地。

可近卫文偏偏就不顺着周卫国的想法。

近卫文有自己的主意,进攻虎头山头山的部队先不支援,由中线进攻部队迅速击溃清源县,然后联合从平镇下来的部队,直扑虎头山根据地,正好将聚集在一起的八路军独立团和国军独立团一举消灭,覆灭三大根据地。

对此,近卫文敢赌,他手头拥有绝对的优势,而周卫国未必敢赌。

一个输了可以卷土重来,另一个输了,那可就是倾家荡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