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2 / 2)
王随立刻道:「淮南出盐从通州、泰州、楚州三地用船运往真州,再运销于江南、两浙、荆湖诸路。但官府榷卖淮盐买卖弊端甚多,尤以运销之中更是如此;押运食的吏人、士兵往盐里掺砂土,淮盐质量低劣,不堪食用;而且吏人相继累犯不堪禁止!近年运河干涸,运盐船无法通行,因而边州百姓往往无盐可食,然江淮诸地盐场却堆积如山,据淮南盐铁司查验,今年运不出去的淮盐高达一千五百万石,甚至无有仓廪储存以至损毁万巨;亭户至官府所获产盐之钱无以维生,日益贫困,因而亭户往往铤而走险,私下贩盐。臣建议先通商几年后再作打算……还请官家下旨恢复先帝朝天禧年旧制,为淮南之亭户,边州之百姓开恩!」
关于盐铁一直是大宋民生的重中之重,王随的提议立刻引起了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立刻()出班附议,他之前与叶安南下江淮赈济灾情,对这些最有发言权。
随着范仲淹的出班附议,宋绶、张若谷、丁度等一众清流也立刻出班附议,叶安瞪大眼睛看着突如其来的这一切立刻明白,真正的清流领袖不是他王曾,而是在殿中意气风发阐述江淮盐政之弊的范仲淹!
清流,参知政事,右司谏都出班建议改革淮南盐法,身为三司使的蔡齐自然不能落于人后,紧跟着出班道:「官家,眼下虽年关将至,然百姓之事亦非小事,又涉国帑,老臣恳请官家下旨,派人查验其中之利害再行对策以解民忧!」
赵祯微微点头,的确若以王随的建议允许淮南之盐通商全国,不光能让当地百姓受益,更能给事关全国百姓的盐政进行改革,为国家带来利益。
「叶侍制在江淮担任过安抚副使,又出任经略使,可对淮南盐政有所耳闻?哦!朕想起来了,你那帅司衙门就在通州啊!」
赵祯的话让叶安避无可避,只能出班道:「臣确实对淮南盐政有所了解,通州所在利丰监也去过一两次确实如王参政所言淮盐堆积如山,只能将新盐入库陈盐倒出风吹日晒,流矢颇多!」.CoM
说完叶安便看向了范仲淹,好家伙这老范手段了得啊!
明显他与宋绶、丁度等清流打过招呼共同上疏痛呈淮南盐法之弊,而王随为人正派心怀社稷,自然就被他给说动了。
至于官家在大朝会中也必然应允彻查此事,改革淮南盐法就这样事半功倍的给完成了,但叶安不知对于废后之事老范又是个什么章程。
看来看去自己的政治智慧还是比不上这些人,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无论是老范还是王随,甚至是王曾与吕夷简都在这场博弈中大显身手。
叶安想要继续靠在柱子上假寐,却听见身后熟悉的声音道:「今日这是怎生了?」
回过头去便瞧见站在身后的李端懿在那目光灼灼的看向自己,叶安无奈低声道:「各有心思罢了,有些事不能光看表面,出其不意才是妙手啊!」
「听不懂……」李端懿话没说完便瞧见他爹在不远处的横班里恶狠狠的眼神顿时不敢说话。
倒是叶安身边的范子渊微微一笑拉了拉叶安的长袖比划了个手势,叶安心领神会点头不语,这是让自己散朝后去往老地方。
冗长的大朝会结束了,君臣默契的从头到尾没有提及一句废后之事,只不过双方之间的这种平衡不知还能维系多久。
叶安知道赵祯是必定要废后的,他不提,群臣也不谏,那结果只有一个,中旨!
叶安知道赵祯不想将事态扩大,又赶上年关快到了,他是一天也忍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废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