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箭已发 焉能收?(1 / 2)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是张居正的观点,只是说这话的时候,恐怕他没想自己陪伴六个儿子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及万历皇帝多呢。
感情的深浅不是“时间与陪伴”能够完全衡量的,中间还有许多因素。
能说他不爱六个儿子吗?或者说比爱六个儿子更爱万历皇帝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
还存在责任与信任以及对方肩上所承担的使命等多方面因素。
张居正在六个儿子身上所花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及万历皇帝一个人多,那是因为他更信任六个儿子以及清楚万历皇帝肩上的担子。
而李太后在朱翊镠身上花的时间不及万历皇帝十分之一,也是因为李太后清楚万历皇帝肩上的担子,并不能证明她更爱万历皇帝。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完全一样。
……
李太后回到游七派人给她安排好的房间,当真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冥思。
之所以千里迢迢偷偷来到江陵,就是想见张居正一面,看张居正的态度到底如何,以及除了“取而代之”是否还有其它办法或商量的余地。
她已经看清楚了,显然没有商量的余地,至于解决的办法……
几乎等于没有。
因为在她眼里,“一国两治”,可以让大儿子万历皇帝分封小儿子朱翊镠就藩东番自治;可如果倒过来,那几乎等于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嘛?
谁愿意放着皇帝不当,跑到藩地去当王?况且东番人少地贫。
如果大儿子忍得下这口气,将皇位让给小儿子,就不会如此强势做出一连串让她瞠目结舌的决定。
所以想来想去她都觉得没有可能。张居正这个提议等于没说。
可这又不是她愿意看到的结果。
然而一边是大儿子一意孤行,一边是小儿子摩拳擦掌有心取而代之。
让她怎么办?
见张居正一面本想寻找一个妥善的办法,可结果只能证明张居正力挺朱翊镠的决心无比的坚定。
在张居正眼里最好的办法正是让朱翊镠取而代之。好像只有这样,她这个太后才称得上是“尽职尽责”,否则就是自私自利——为了儿子不顾天下百姓的福祉与大明江山的前程。
虽然张居正并没有明确指出,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傻子都能听得出:如果她不帮助小儿子朱翊镠,那就是失职,就是自私。
一念及此,李太后想笑。
果然是立场不同想法就不一样。
即便是曾经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张居正,也照样不能与她一条心。
她更倾向于皇帝不变,让朱翊镠就藩自治。就藩哪里都可以。
尽管这都已经违背了祖制,可仍不失为一条“绥靖安抚”之良策。
至少在她看来是。
只可惜她看得出来张居正对皇帝已彻底绝望,压根儿就没有意向。
形势非常之明了。
静静地想了一通后,就在当天李太后第二次去密室见张居正。
时间于她而言很是紧迫。
不能在江陵城逗留太久的,毕竟是偷偷出宫,况且朱翊镠还在京城呢,她得急着赶回去。
第二次会见她没有那么咄咄逼人不断地质问,表达自己困惑的同时请求密室三老考虑一下她的立场与感受。
等于是降低自己的姿态。
然而即便如此,张居正的态度依然很坚决,而冯保与潘季驯继续沉默——这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坚决的姿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