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8章 重新加强对奴儿干都司的管制(2 / 2)

加入书签

“陛下此话何意?”张居正忙问。

朱翊镠音韵铿锵地说道:“自宣宗皇帝将奴儿干都司迁址到开原,朝廷的正规军也撤出之后,等于朝廷已经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将那一大片领域的管理权交由蒙古与女真各部自己手里,实在不利于朝廷对辽东边外的控制,朕觉得是时候该收回控制权了。”

“陛下觉得当前的国力允许吗?”张居正神情凝重地问道。

“朕觉得尚可。”朱翊镠道,“财力绝对没问题,关键是军力,准确地说,是可用的有效军力。”

“陛下,如果这样,那奴儿干都司至少需要一个像戚继光,或李成梁那样的大将担任都指挥使才行。”

“嗯,张先生言之有理。”朱翊镠点了点头,“戚继光与李成梁暂时在各自的位置上还不能动,朕最近也在物色合适的人选。依张先生之意,赞同朕重建奴儿干都司这个主张呗?”

“边防的确很重要。”张居正点头,喃喃地道,“臣只担心朝廷力有不逮,不过既然陛下已经有此决心做这件事儿,那相信陛下胸有成竹,接下来就是如何部署安排以及调度人手了。”

“那吴尚书以为如何呢?”朱翊镠接着又问兵部尚书吴兑。

“臣当然赞同。”吴兑回道,“而且陈还窃以为,朝廷对辽东的用兵政策,是否也该变换一个思路?”

“吴尚书此话何解?”朱翊镠忙问。就冲吴兑刚不久提出“以战养战”的理论,朱翊镠也得对他刮目相看。

“多年以来,朝廷对辽东以及边外的各民族部落都是以羁縻为主,本朝虽然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蒙古,可并没有放松对周边其他部落民族的戒心,但凡有可能威胁到本朝的统治,那么本朝一定会采取果断的措施,但辽东似乎是一个例外,或者说有点独特。陛下,可否容许臣斗胆说一句?”

“吴尚书但说无妨。”

“尽管李成梁总兵绝对效忠于陛下与本朝,但他与戚继光总督有所不同。自大明中期以来,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导致了大明军队战斗力的大幅度下滑,在边境地区,本朝正规军已经无法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于是边境将领纷纷建立私人武装以守边,而李成梁正是将`军队私有化`进行到极致的将领,他的部队几乎都是他自己招募的,某种意义上只效忠于李氏家族。”

朱翊镠微微颔首,吴兑这个观点他大致同意,李成梁严格意义上更像一位割据一方的大军阀,好在他效忠于大明,所以没有做出忤逆之事。

吴兑接着说道:“李成梁总兵相当于垄断了辽东地区的军事力量,造成的后果就是,他可以凭借个人的喜好去决定消灭谁或者扶持谁。陛下,所以臣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但要改变这种状况,如陛下所言,还得先治军,否则就是刁难李成梁总兵了。臣说这些,目的可不是为了挤兑李成梁总兵,是为了对辽东以及边外更好的控制。”

“朕明白,吴尚书所言极是。”朱翊镠点头大加赞赏,“这次请张先生回京,不就是为了整顿军备吗?朕自以为不是好战分子,但大明边防必须稳固,所以必须拥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

“陛下,可眼下太仓,似乎并不充盈啊。”吴兑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没有比治军、打仗更烧钱的了。”

朱翊镠微微一笑,进而信誓旦旦地道:“吴尚书放心,你与张先生尽管出谋献策,有好点子尽管实施,至于钱的事儿,不用你们操心,一百万也好,两百万也好,自有朕来解决。”

“臣能否再斗胆问一句,陛下想怎么解决呢?”吴兑又道。

“吴尚书莫非真的认为大明很穷?”

“那当然不。”吴兑毫不犹豫。

“记得张先生曾经说过,大明国库不够充盈,一来是因为负担太重,二来是因为钱既不在朝廷也不在百姓手里,而集中在豪强权势大户手里。朕登基即位以来,一直想着也在付诸行动,如何减少朝廷的负担,同时也想着如何将豪强权势大户人家的钱拿出来。”

朱翊镠说这话时,自然想到了王象乾与冯保,“就像前不久,王象乾从归德府不是弄回来将近一百万两银子吗?相信很快还会有钱流入太仓的。”

王象乾弄回来的钱,朱翊镠没有独吞,而是如数交给了户部。

但张四维捐赠的那两百万……朱翊镠没打算交出来。

张居正与吴兑相互对视一眼,然后望着朱翊镠会心一笑。

“所以,两位不用担心钱的事儿,咱大明不穷,富人还多的是,朕有办法让他们将钱掏出来一部分。”

朱翊镠信心满满地道,继而口风微微一转:“当然呢,朕也不是只知一味地索取,会有许多优惠的政策伴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变得更加富裕,就像朕开创的朱氏集团一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