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且歌麦秀谈驿站(2 / 2)
这人说万二,根据朝廷的消息,如今朝廷准备十里设一个急走铺,至于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人还是不清楚。
万二想了想,然后谈这件事可不是一个好的消息,朝廷绝不会无缘无故,设立这急走铺。
不过万二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只能让人打听消息,然后等待有确切消息,在做打算。
关于急走铺的事情,知道的人很少,因为这是楚继善二月才上奏的。
楚继善也是想到了丐门的危害,才动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分给他们田地,十分困难了,因为私田早就分完了,官田是不允许买卖的。
若是不给他们田地,就必须给他们找一份事来做,但是什么事情,楚继善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最后他翻阅史书的时候,就找到了这个法子。
于是楚继善整理了一下思路,对圣人上奏,希望圣人设立急走铺。
这急走铺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自古就有了,在三代的时候,叫做传舍,在三代之后,叫做邮亭,宋朝时候大兴,而陈朝之后没落,到了魏朝的时候,就合并成为驿馆了。
楚继善说这合并是魏朝国库空虚,无法支撑,所以将驿和馆合并成为一物。
这虞承魏制,也就没有改变过来。
楚继善说合并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省去了一些支出,但是问题很严重,因为以前的驿站主要是传递消息,加急的话,可以日夜兼程七百里。各地公文,可以快速到京城。至于馆,是安置给百官勋贵用的,以马车为主,一日三十里。
两个机构职责明确,不会混淆,所以三代到陈朝,可以运天下于掌心。如今这驿馆混杂,反而造成了拥堵,若是举子入京,租用公车,百官上京,也租用公车。这知府传递消息到各县也是公车,县禀告府上还是公车,若是大的驿站,自然没事,小的就显得有些拥堵了。
于是楚继善认为,应该将这两个东西再次分作两样,这急走铺主要是以人力来递送一些不重要的信件,这十里一铺,人走怎么也可以到达。
这每铺设立铺员五人,伍长一人,耕耘官田,铺里一切用度,皆由这六户人负责。
除此之外,驿馆也要实行差等,不能一视同仁。
首先最高等就是都亭驿,要有马匹七十五匹,驿卒二十五。这个设立两个,京城和南都。
接下来就是一等驿站,主要是各地要冲,像是西京城,灵州城,河阳城等要地,驿马六十匹,驿卒二十人。
二等驿站就是不重要的首府,驿马四十五匹,驿卒十五人。
三等驿站,一些重要的城市,驿马三十匹,驿卒十人。
四等驿站,驿马十八匹,驿卒六人。
五等驿站,驿马十五匹,驿卒四人。
六等驿站,驿马八匹,驿卒两人。
这驿卒用租调法,可以出钱让人来替自己服役。而差遣的时候,先富贵,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家富多丁的在农忙时候,家贫少丁的在农闲的时候。
除此之外,每匹马有四十亩地,这些驿卒都要种植粮食,用来养马。
三年一审,若是马有饿死,一律追究驿卒的责任。
楚继善最后说,这样众多流民替人服役,有田地耕种,若是有心,可以赚钱钱银,到时候买点地,也就安定下来了。
这奏折上去了之后,圣人看了又看,也找了九卿和翰林学士商量,有些认为可行,这样可以减少流民,而且如今驿馆所用度,皆是从县衙库房支出,也是一大笔消耗。
而认为不行的,主要是认为这样会加重那些人负担,虽然有田地,但是这养马花费可不是种地能够养活的,最后必然导致驿卒倾家荡产,也不足偿还。
关于急走铺,众人倒是没有反对,因为急走铺设立之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传递家书了。
因为驿馆传递家书不太方便,毕竟要朝廷有旨意,或者批了回折,才会用驿馆。
若是有了急走铺,他们就可以让急走铺十里一送,就不用等时间了。
见双方在驿馆上僵持不下,圣人又不是一个敢随便变动祖宗法的人,于是让他们再议。
圣人也找到了四妃,贤妃倒是支持,告诉圣人,如今驿馆私用情况很多,这驿丞虽然挂一个丞字,却还不如捕头地位高,这若是知县或者其他告老还乡的官员要用,驿丞也只能听之任之。
若是有急走铺,那么圣人就可以重申大虞律,若是没有经过圣人允许,使用驿马,杖五十,流三千里。
到时候驿站就可以快速传递消息,圣人也可以随时掌握天下情报。
而文妃对于这件事也有自己的顾虑,就是因为这马若饿死让驿卒赔偿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