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0章 闲来无事遇天变(1 / 2)

加入书签

李大牛在一旁听着,感叹这里还是好,至少没有鼓励守节。

当然在农村守节也是一件难事,毕竟农村没有其他收入,全靠种地,这种地就需要劳力,女子很明显是没有这个能力。

而李大牛知道古代守节情况,是因为有优厚的待遇,全家免劳役,一人守节,全家享福,自然会有贞洁烈女出现。

如今虞朝女子也就是一块贞洁牌坊,而且若是立了牌坊,女子有什么不贞的地方,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那可是有破家之祸。

李大牛这些时日,察觉到了虞朝上下是割裂的,虞朝礼仪全是贵族在遵守,而民间却是遵从古老的习俗。

双方就如同两个世界的人,互相有着交集,但是却按照不同的轨迹生活着。

在李大牛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徐家那群人算是商议好了,徐老三的两个儿子过继给族里,也是因为这样,徐老三的所有家产,包括田地都被这两人给分了。

这看似不公道,好像是徐老三的家业就这么被外人分走了,而实际上,徐老三倒下,徐妻已经无力耕种,为了抚育儿子长大,就必须卖地,这地只会越卖越少,然后徐老三这两个儿子沦为乞丐。

如今这个结果,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徐妻在第二天,就拿着自己的一套衣服回娘家了。

李大牛看着房屋空出了一间,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找一个私塾先生来教书。

李大牛知道穷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穷教育。这村里孩子若是有读书种子,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李大牛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行动起来,他原本是想要去找李大能的,但是李大能跑去府学读书去了。

于是李大牛只能让杨张氏帮忙打听一下,那里有穷酸书生,李大牛也不指望小小的陵水县有什么人才,只要能够教这些学生读书识字就可以了。

在腊月的时候,杨张氏倒是找到了一位,这位秀才姓孙。听吃饭的客人说,这位孙秀才学问不错,只不过运气不行,屡次都没有中举。

李大牛于是前去拜访这位孙秀才,这到了孙秀才的家,李大牛才明白什么叫做穷,一间房子,是卧房,是厨房,是客厅。这房子东边堆满了柴米这些东西,孙秀才的灶是小灶,就是泥土烧成一个圆柱形,在下面开口,用来通风。

在灶上面有一个土锅,正在热着稀饭,这稀饭米少的可以叫做米汤了。

西边是床,这床没有四个角,只有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木板放在书上面,这就算完事了。

这位孙秀才什么都穷,就是书比较多,他见到李大牛,还是恭恭敬敬行礼。

李大牛看着孙秀才这个样子,对着孙秀才说:“秀才,是这样的,我们村里想要找一个教书先生,你也是知道的,这农村,大家都穷,只能包你吃住,还有就是一年有一贯钱。当然你在教书的时候,也可以攻读,争取考一个功名。”

孙秀才说自己学问不太好,怕是耽误这些学生。

李大牛说这倒是不碍事,大家都说孙秀才学问好,只是因为穷,没有钱买通阅卷官才一直没有中举而已。

在李大牛的坚持下,孙秀才答应了,顺便拿了一本自己的文集,交给李大牛,说李大牛可以找人看一下,看自己水平如何。

李大牛说自己大字不识几个,这个也看不懂,到时候再说就是了。

孙秀才这边答应了,李大牛这边也去找徐家人说自己租借房子的事情,这徐家人听说是当学堂,于是说:“大牛,你这帮了我们多少忙了,这房子你尽管用就是了。”

李大牛说了多谢,然后他自己开始弄桌椅板凳这些来,他外公和舅舅都是木工,从小跟着他们的,李大牛还是学了不少东西。

等到腊月二十九,李大牛就去帮孙秀才搬家,按照这边习俗,若是搬家的话,必须在新家过年,也就是二月份搬家的话,孙秀才必须在徐老三家过了年才能走。

李大牛不知道这村里的人情况,担心这半年后,大家都不让孩子来读书了,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倒是孙秀才想走也麻烦。

李大牛借了一个鸡公车,跑到了孙秀才的家里,将他家里的东西搬走。

到了三十那天,孙秀才要了一对红纸,写了一对对联: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余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足五伦本分共成名教”

李大牛见到这对联,心中感叹,这孙秀才倒是有本事,就凭借这对联来说,就知道他是有抱负的人了。

“李兄弟,我这对联如何?”

“好长哦,这些字我就认识那一和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