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章 考古学是什么(1 / 2)

加入书签

苏亦刚问完。

就发现自己白问了。

因为这几个货,确实不好奇。

张新顺着他的话,问,“这有啥不同吗?”

苏亦不说,他都不知道这里面有啥差别。

但是苏亦挑头了,其他人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了。

苏亦只好说,“受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概念影响,从50年代以后,咱们国内的秦汉考古包含战国考古。如1962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就同样只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同样将战国与西周春秋分开置于封建社会一样。所以,后来为了明确历史分期,就改成战国秦汉考古了。”

众人恍然。

苏亦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然而,偏偏他还不能说。

因为这个问题到八十年代以后,又改变了。

1984年《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出版,战国就被列入第三章“商周时期”,第四章“秦汉时代”自然从秦开始。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1949-1966、1971-1982年间的战国秦汉考古,无论在田野发掘报告数量,还是考古学专论数量,都远超其他各时段考古。

不过随着1980年代初战国与秦汉考古的“分手”,秦汉考古才略逊于夏商周考古并基本延续至今。

这也是为啥,后来北大没有战国秦汉考古课程的原因。

因为这俩已经和平分手了。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八卦没法说给他们听。

不能说,就只能继续去翻书了。

张新等人好像听,却被苏亦轰走了,“现在不是上课时间,我还要看书,闲聊回宿舍再说,现在没时间。”

看着苏亦一本正经地模样,众人很自觉的离开。

跟苏亦相处那么久,小师兄的博学他们知道,但小师兄的努力他们也清楚。

天天看到苏亦中午不休息,提前拎着一垒书到教室翻看,就可以推测出这些年来,苏亦的阅读量有多大了。

阅读量怎么来的?

当然是要用时间来积累的。

平素的苏亦可以跟大家嘻嘻哈哈,但认真起来的小师兄也挺严肃的,颇有宿先生的风格,有时候,众人还是挺怵苏亦的。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离开。

跟苏亦比较熟的张新就留下了,还征求似地问,“小师兄,桌子上,你不看的书,我可以看一看吗?”

苏亦点头,“随意。”

张新立即抽出一本《洛阳烧沟汉墓》就开始翻看。

结果翻看一会,他就露出苦笑,“小师兄,看不懂。”

苏亦笑,“没事,看一遍不懂,多看几遍就懂了,现在看看不懂,俞先生的课结束以后,你就看懂了。”

看着这家伙一副恍然的模样,苏亦只能感慨命运的奇妙。

谁能想到前世的他,三战北大文博,就是奔着读眼前这家伙的研究生去的。

结果倒好,考了三次到了最后一年,才能复试现场跟对方有一个照面机会。

却因为回避原则,时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的张新,总共也没跟他说几句话。

甚至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给对方邮箱发邮件,也只是官方回复,等待复试结果。

谁又能想到,一晃眼,就跟对方成同学了,哦,不,是小师兄。

甚至自己毕业硕士毕业以后,顺利留校北大的话,都有可能成为对方的老师之一。

很多时候,看见这货,苏亦都忍不住摇着他脑袋,大声问,说,你这货当初咋想的,知不知道我为了进入复试,又多艰难,为啥不要我?

好吧,这种想法也只是想想而已。

自己表现不好,对方瞧不上自己,也正常。

当时,在复试教室,两鬓斑白的张新教授话不多,却气场十足。

哪里会像现在是王讯的应声虫,是自己的小迷弟?

嗯,没有错,就是小迷弟。

看着对自己的话,如此郑重其事的张新,苏亦想了想,说,“你以后啊,留校咱们北大的话,遇到从其他普通院校考研来的孩子,还是要多给一些机会的,毕竟人家孩子也不容易,说不定为了成为你的研究生,连续考了三年的,说不定人家为了考上北大,在周边租房子,连吃好几年的泡面呢。”

说到这里,苏亦一把辛酸泪。

妈蛋,哥们当年为了考北大,多不容易啊。

第一年在广州考还没事。

第二年就开始到北京备考了。

第三年更过分,直接搬到北大周边租房子了。

这个所谓的周边也只是地铁半个小时经济圈,但每天的通勤时间一个小时也不容易啊。再说,半个小时经济圈,房租也贵得离谱啊。

好在家里有矿,母亲弄了一个服装公司,父亲弄了一个画廊,不然真要吃土了。

就算如此,苏亦为了自立自强,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尽量把自己弄得悲惨一些好努力奋斗,也没怎么跟家里要钱,都是靠着以前的零花钱来支撑的。

这样的日子,颇为艰难。

这种艰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更加过分的是,等他三年研究生考完,当年的同高中北大中文系学姐早就硕士毕业去英国读博了。

不要惊讶为啥一个中文系的妹子跑去英国读博,人家研究的是比较文学,研究到后面就杀都国外去了。

其中的辛酸,谁能懂啊。

然而,他这一通话,却把张新给弄懵逼了。

这货第一句话就是,“小师兄,泡面是个啥?”

苏亦气急,“滚,重点是泡面吗?”

跟苏亦混久了,也知道他的滚是语气助词不是动词,不需要真的滚。

张新傻笑,“小师兄,你可别开玩笑了,咱们两个班强者如云,想留北大的人多了去了,我想留也没有机会啊。”

苏亦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本科毕业未来应该是没有机会了,最好读研,研究生毕业,问题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