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视察(1 / 2)

加入书签

绝对的权力面前,显示的是无人能以阻挡之于大势。

于大隋而言,朝堂上的大势,可不正是向皇太子杨昭靠拢?

名义之下,只要皇太子昭想,他随时可以成为大隋之主,或是尊皇帝杨广以为太上皇。

但之并没有这么做,却是以监国身份料理国事,很多人并不明白此中之于深意。

而于房玄龄等人,却能理解。

皇太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提醒,是因为敬畏。

提醒是提醒之本人,不能重蹈覆辙,让大隋陷入危难之间,非以天子之名义行事,却以储君,即相当于头顶随时都悬挂着一把可以斩下的剑。

若是他接下来所行之事,激起民变,或为己方之于私利,行以混乱,那他这个皇位,未来他自然当不了了,可还位于天子杨广。

如此之下,自可保证其之于本人,时刻好生处事,以行所为。

敬畏,则是敬畏皇权,敬畏大隋百姓于杨隋皇室之全力,包括他之于本身的监国之权,也来源于民心和军心。

提醒和敬畏之下,才能保证他行事之于准确。

单从此方面看,房玄龄早被杨昭之作为,给佩服的五体投地。

什么是明主之才?

这就是明主!

且从实际来看,皇太子杨昭此中行径,产生的作用,不仅对自身有利,更于朝中局势,大有益处。

至少为稳定朝中局势,做出了巨大贡献。

便如来护儿这等终于皇帝杨广的这等大将,在得以杨昭之命后,也无多抗拒。反之,若是杨昭以强力手段登临帝位之后,可能带来的,或是更为剧烈的动乱。

然而,现在大隋最不需要的,其实就是动乱。

数年之乱,早就让民生凋零。

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修养生息,这也是杨昭在平齐王杨暕之乱后,定下的基本基调,以为大隋朝堂,接下来需要去努力完成的基本方针。

如何恢复民生?

最需要稳定和恢复的,当属于关中之地的民生!

杨昭另有一种目的,那就是在朝廷着手恢复因前番之乱,而造成关中民生混乱之事上,一步步让关中之于民意,集中到皇权手中,而非以世家大族之于裹挟。

尤其在齐王之乱,世家大族多以被敲打,于关中之地影响减弱之际,可不正是他施政之时?

十月二十,在玄武门之乱二十日后,李靖等能将,为之所派,往青州多地以行平乱,联合地方官寺,以行恢复稳定之际。

杨昭于秦琼所率之部的护卫之下,来到了关中之地的武功县内,以做视察。

此时的关中多地,冬小麦早于农监的指导下,以为种植。甚至能看到广阔的农田之内,因天气暖和,加上前数日的一场雨雪,一些田地里的麦苗,诚然开始冒出了头。

以当下之况看,实际于多地,已然处于农闲之事。

农闲,若于一些不常往基层走动之官吏看去,或以为农人真正闲了下来。

但于农户之家庭,又何来真正的农闲?

田里的粮食是种下了,但还有天地需要开荒,有房屋需要敢在大雪前,完成修缮。更有一些过冬的柴火,需要准备。还有一些家庭,因今岁战乱等诸事,导致收成全无,即是回归乡里,还需要借粮。

总而言之,在看似闲暇之外,各有各的忙碌。

这就是普通,且广大关中之民众的现状。

当杨昭身穿便服,且于上百人的精锐,护卫之下,到达武功县临安乡时,正巧看到在已经翻绿的田野边缘,百姓们争相忙碌的模样。

大人们,在收拾柴火,幼小的孩童,却是在帮忙。另有人在枯萎的山林之间,搜寻一些绿叶,以为给牛羊食用。

一些晚来食用早饭的家庭,则是升起了烟火,开始蒸煮饭食,能看到从之厨舍处冒出,然后飞上了天空,蔓延的烟雾,就像是薄薄的雾气。

时下之于田园风光,杨昭并非是第一次像见,他在江南时,即时常往普通的农户家庭中走动,

于江南之地,自秦汉以来,实际并无关中之富饶,便是于地方之内,也随处可见破乱之相。

当然,这只是过去。

过去的江南多县地,完全没有办法和富饶的观众比拟,可是于现在,江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行垦荒之举,已然变得繁盛起来。

即处于面前的关中农户家庭,若是有江南之基层官吏见之,行以比较,自感当下的江南农户之家,要多些富裕。

这正是江南这数年来,因打掉了一些欺压之大族,于吏治清明,外有田地承包之法,试行改良,极大的促进百姓积极性之下,才得到的结果。

实以从某些方面看,今之于江南,相当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充满了美好的未来。可于关中来说,其实际相当于中老年,看似繁荣,但于实际之上,于处处之内,已然是充满了腐朽之味。

杨昭这次前来实地查看,正是想在官吏汇报下,亲眼看看关中之地的“腐朽”,再以关中之所为基础,以当下驻守于关中之地的江南兵为基石,完成一次于关中之地的大胆革新。

大隋之于革新,关中之于革新,如同当年江南一般,自当会面临很多阻力,便是如他杨昭,甚至会面临刺杀之举。

因为要促成此事,达到想要的目的,将关中之于利益,集中于朝廷,集中于百姓,自会要争夺一些人的利益。

但杨昭并不惧怕,只要将百姓紧紧的团结于官寺周围,团结于他之周围,又有何惧之?

所以,这次视察的意义非常重要,杨昭需要亲自以了解关中百姓之心,了解当下关陇世家于关中之地的实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想看看,关中之于百姓,于之本人的看法如何。

从民生入手,在于实际之下,地方官寺,包括朝廷,还当行以何种改善,又有什么,是以为急需解决之事?

少说多听多想多做,对普通官吏如此,对更知百姓重要的太子杨昭,同样如此。

他之于当下,看似地位显赫,和普通百姓的地位相比较,那简直是不可逾越之鸿沟。但于其心底,于民之看重,可以说整个大隋的肉食者们,没有一人比他更懂得,滔滔民意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