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七十一章 元宇宙的大饼(1 / 2)

加入书签

数字货币同理的也是一样,只要有参与的人足够多了,这样子的货币的价值才有意义,如果只是少部分人在那里自嗨,那就是空中楼阁,随时会轰然倒塌。

数字货币的这个特点完全可以应用到元宇宙里。

虚拟平台里的经济社交关系要运转起来必须要有人的参与,有点像你盖了个商场,只是成功了一小半,后续有了人流量才能有盈利。

那怎么才能吸引人呢?

现实世界不外乎就是打广告、搞促销,或者找一些托烘托气氛。虚拟世界里和这个差不多,不过因为没有实体难度要大一些,典型做法可以参照现在的nft,这两年很多nft作品都卖出天价,完全颠覆你的认知,但是如果用广告思维去解读就会豁然开朗。

当然了,人家吸引你入场,倒不一定是为了割韭菜,单纯的就是为了拉人头攒人气。

这三种元宇宙,第一种和第二种其实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只不过现在技术先进有了更新式的玩法。所以第三种才是真正的元宇宙,只有去中心化,大家在虚拟世界里平等竞争,结局拥有无限种可能,这个玩法才具有颠覆性。

当然了,仅仅去中心化还不够, 要想真正吸引人,就要借助一些vr, ar等各种技术手段, 保证你进入虚拟世界有作白日梦的感觉, 那才能吸引你花大把时间经营你的虚拟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这三种元宇宙也不是完全割裂, 互相之间也会产生交集,虚拟世界本来就有无限可能,真正的元宇宙完全可以把三种类型集合到一起。

而数字货币和nft是元宇宙里的两个基础条件, 而这两个东西都要基于区块链,事实上区块链就是一个典型的去中心化的技术,天然的适合元宇宙。

第二是超强的计算能力。

普通人可能无法想象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大部分人生活中只涉及到数学计算, 几十位的数字乘法在计算机看来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实际上这个不是真正的计算,在数字世界,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表述为计算, 特别是人工智能, 如果想模拟人类行为,需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走一遍,然后从中找出最优解, 每一个决策、动作背后都是天量的计算。

而计算能力跟很多因素相关, 处理器、算法, 还有驱动计算机运转的核心动力-电力。

事实上像比特币挖矿这种操作就需要巨大的算力,以至于那些矿主会把矿场建立在电力比较便宜的地区。当然了比特币挖矿这种没有时效性,你今天挖出来和明天挖出来区别不大, 大可以以时间换空间,多找几台电脑搞机海战术,只要机器跑起来, 那成本就剩下电力了。

人工智能可不光跟电力相关,人工智能要求及时处理, 我问一个问题,机器人后台算了一晚上,第二天才给我答复,那大家就别玩了, 所以人工智能需要短时间内集中强大的算力。

元宇宙的空间里少不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而且几乎每个关键节点都要用到, 这就对平台计算能力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其中算力的大幅提升要依靠量子计算, 解决电力问题需要可控核聚变,目前看这两个前沿技术现在才刚上路,还看不到形成应用的那一天。

第三是网络。

按照扎克伯格的设想,元宇宙世界里,人要能随时接入虚拟空间。这里面需要的网速就不是几分钟下载一个电影这个级别了。

大家想象一下,你进入一个虚拟会议室中,参会的几十个形形色色的人、会议室的桌椅板凳,这些动态三维形象瞬间下载到你面前。最关键的是同一时刻每个人的语言、表情都要能精准的传送你的眼前,而且你们的互动还不能有延时,所有这些全部依赖网络。这还只是小场面,要是碰上大型商场这种场景,那对网速的要求可以达到变态的程度。

第四是物联网,跑步机连上网络才能让你真正参与虚拟马拉松。可穿戴设备也不仅仅是个vr头盔,浑身上下都得覆盖,确保你在虚拟世界挨了一拳,现实世界里的你能够感知到。这个可以参考下头号玩家,问题是现实世界里人类的各种感觉太多了,如果样样都兼顾,那对可穿戴设备的要求得多高啊。

所以由于技术的限制,在看得见的年代里,类似于绿洲那种神仙体验的虚拟社会离我们还很远。

但是以去中心化为理念的各种元宇宙平台正在崛起,这些平台虽然在虚拟感官上做不到很炫酷,但是正在以数字货币和nft的方式吸引人们入场,至于这些人进去以后是未来元宇宙的开创者,还是击鼓传花游戏的接盘侠,那就不好说了。

其实和虚拟世界比起来,更应该把努力的方向指向星辰大海。

无论是黑客帝国还是头号玩家,骨子里都表达了对虚拟世界的批判,只要看电影里真实世界的灰暗破败和虚拟世界里的富丽堂皇就能知道并不提倡大家在虚拟世界里沉浸。

毕竟虚拟世界再好也还是个梦,吃喝拉撒这些刚需还得在现实世界里解决。

而且虚拟世界很有可能会形成反噬,有一部分在虚拟世界里风生水起的人可能会在现实世界里要求他们的主张, 毕竟说到底现实世界的基石也是共识,如果把虚拟世界里达成的新共识挪到现实世界,一样能够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至于现在元宇宙的概念在全世界都越来越热,几乎所有人都在阐述自己对元宇宙的理解和展望,从科技、财经大佬到b站、youtube红人。

社群媒体龙头facebook为元宇宙改了名字“meta”,gpu巨擘英伟达ceo为了元宇宙发布自己的虚拟形象“toyme”,可见,现在如果不多说上几句元宇宙,似乎就没有走在时代的前端,上一次出现类似的热潮,是几年前的“区块链”,再上一次则是二十多年前的“.com”……

facebook的元宇宙,zuckerberg介绍,是每一个用户都以虚拟形象出现在facebook的应用上;而英伟达的元宇宙,黄仁勋介绍,是每一个应用都建立在英伟达的处理器和sdk上。

或者借用区块链的概念,facebook和英伟达的“元宇宙”都是自家的私有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