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9章 509.人员问题(1 / 2)

加入书签

(上一章胡定三病历有误,和胡家旺搞混了。胡定三也截了手指,是中指和无名指,不过是半截,保留了一些功能。因为508不让改了,所以就写在这儿标明一下,见谅)

在诊断部的起步阶段,他们有实无名,病源的数量非常有限,对劳动力要求并不高,三四个人轮流扫邮箱还是能转过来的。

真到了完全体的时候,诊断部就是走的精品流路线,只管疑难杂症,求质不求量。到时候说不定连邮箱都能省了,全靠国内其他医院的推荐就行。

说他们现在还没名气那肯定是假的,有朱岩的宣传和祁镜在丹阳的招牌,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这么个科室的存在。

但说他们很有名,那也不对。

祁镜现在毕竟还只是个新晋主治,职称还是不够。就算有不少大佬站台,甚至还有人在背后帮他晋升,但门面功夫还是差了火候,只能慢慢补强。

现在诊断部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从财力上来说,朱雅婷的这家医院早就是国内民营的焦点。他们摈弃了其他民营的运作方式,没有走收购老医院重建的路,而是选择从头开始。(1)

治疗中心如果能活下来,就给其他想要入场的民营企业开了另一条路,一条虽然前期困难但后期却相对稳定的路。

祁镜如此建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上一世他见了太多民营三甲倒闭了。

倒闭的因素很多很杂,但在他看来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胃口太大。一开始就选择大三甲,什么科室都要有,什么检查都要做,资金投入大,人才需求量大。可这种投入不可能瞬间化作产出,最后只能是亏本破产。

如果换一种思路,放弃三甲的规模,专精某几个科室,这种情况就会好转许多。朱岩听了祁镜的建议,给中心设了个大方向,院长朱雅婷更是把这点发扬光大。

医疗中心与其他民营医院不同,主体是一栋养老院楼,以此分出了老年科、皮肤科和牙科三大科室。

当初朱雅婷还想邀请祁镜做面试官,被他以太忙为由婉拒了。其实就是嫌麻烦,选人哪儿有找病因好玩。

现在三个科室的人才引进做得差不多了,这个现实问题终于还是轮到了诊断部自己头上。

人数一直都是诊断部的老生常谈的问题,精品部门自然要不了太多人,但祁镜错误预估了工作量。如今想要维持诊断部的口碑和稳定,必须有人把大量时间花在邮件的甄别上。

初步甄别的主要内容就是第一时间筛掉有钱人,再筛掉显而易见的疾病。这两个占了邮件的34以上,剩下的量对纪清他们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

能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有医学本科水平就够用了。当然,要是能有临床经验那更好。

这工作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但量实在太大,必须像个社畜一样天天盯着电脑屏幕才行。纪清他们毕竟是诊断部的中坚力量,再拿来当工具人难免有些大材小用。

这时他想到的首选就是郭炎,是个能把急诊室的烂摊子收拾得井井有条的能人,也是后勤保姆的首选。他自身的实力也急需补强,又有筛查邮件的工作经验,属于熟练工范畴,拿来就能用。

可惜这小子还要读硕,平时时间有限,真正解放要等到07年毕业之后。

而且从个人发展上来看,毕业后就来这儿工作对郭炎本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应届毕业生直接去了民营医院,还做的非临床工作,将来想要投入公立怀抱就会非常困难。

除非那时祁镜名气够响,响到让文书工作的强度都能等同于临床的地步。

“是挺麻烦的......”祁镜推着自行车,边走边问道,“你说的招聘会什么时候开?”

“10月国庆之后吧,会有1-2场。雅婷已经报上去了,皮肤科和牙科的两个主任都会到场,他们的目标就是本科应届毕业生。”纪清介绍道,“到时候两家医学院的毕业生都会去。”

“这规模......确实挺壮观的。”祁镜问道,“去的医院也挺多吧。”

“大多数都会到场吧。”纪清想了想,说道,“估计咱医院和一院不太会去,毕竟人事科天天都能收到简历,这儿根本不缺人。”

听到这儿祁镜就不抱什么希望了,民营的体量实在没法和公立相比,再加上奇怪的工作岗位,必须要做好颗粒无收的准备。

但不抱希望并不是不去,那毕竟是面向全丹阳应届毕业生的好机会,就算是做广告也是不亏的。

“对了,说起应届毕业生,我想起了件事儿。”

“什么事儿?”

“你在丹医大不是人气很高嘛,直接去捞人不就行了,肯定会有一堆人跟你走。”

“这......这不一样吧,人气高不代表会无脑追。”祁镜笑了笑,纠正了这个说法,“这工作和医生完全不同,谁没事儿会拿自己的工作开玩笑?都是接受了本科教育的,又不是那些小年轻追星族......”

话虽然这么说,但他却没有完全否掉这个提议:“不过倒是能去做一波宣传,碰碰运气。”

“反正这两件事儿都得你亲自出马,我们替代不了。”纪清再次重申了一遍事情的重要性,然后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三五天的功夫。”祁镜看着脚下的土路,说道,“我得联系不少村民,可这地方太穷了,只有一条连通隔壁小镇的水泥马路,剩下的全是土路,走起来很不方便。”

“至少要赶在招聘会来之前啊。”纪清提醒道,“已经有不少医院已经悄悄进大学物色人才了。”

祁镜嗯了一声,挂掉了电话。

人手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胡陶村的炭疽。

艾滋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好不容易被一些正面措施压了下去,现在又冒出了炭疽。追溯炭疽的源头并且解决这个顽疾,就是泼向这团火的一盆凉水。

祁镜身上压着担子,得把这团火稳稳地压下去才行,绝不能出岔子。

和一个几乎和外界断绝了关系的贫困村交流并不容易,按他之前的意思是希望村长胡家旺陪着,这样有熟脸会好说话得多。可惜胡家旺需要给疾控研究小组带路,一早就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