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3章 452.天下布舞(1 / 2)

加入书签

一通鼓响,魏贲瞥了眼高继能,便动了。

约莫五百米左右的跑道,魏贲瞬息而过,面前是数个马桩组成的障碍,他依然轻松翻越。

高继能则是慢了几步。

再往前,是重逾千斤的石锁,魏贲一鼓作气,直接举至头顶,完事还转了一圈。

“好!”

“猛啊!”

“不愧是超一流武将!”

围观群众如是说道,至于叫好声中有几分是在佩服魏贲的武艺倒是说不好,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发自真心,魏贲表现的这么好,赌赢了可以赚不少!

魏贲耀武耀威般将石锁猛地砸下,这一砸力道更猛,石锁摔得粉碎。

另一边的高继能虽说也举起了石锁,但气势没有魏贲这么强,放下石锁时,也显得有些不够稳当,明显差了一筹。

又是一段五百米的跑动,这次在前方等着二人的则是插在箭筒中的箭矢。

高继能连发三箭,箭箭正中红心,引来人群一阵惊呼。

可魏贲表现的更好,干净利落的拿起箭,弯弓搭箭一气呵成,甚至直接就是一发三连射,前两支箭正中靶心,最后一支箭力道之足,将靶心都给射穿了!

再是一段五百米跑,两人来到兵器架前,一人使刀一人使枪,各自上马。

魏贲拍马舞刀,直取高继能,高继能舞动长枪,纵马飞迎,刀枪交加战至正酣,可明眼人能都看出,高继能明显被压制了,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高继能苦苦支撑,但魏贲的大刀力道一次比一次沉,他只能疲于防守,难以还击,可冷不防间,噔的一声,刀刃断了。

断...断刃了?魏贲吃了一惊,猛然发现自己手里的刀是老早被淘汰的青铜刀,而高继能手中的长枪却是由上好的材料打造,砍铜剁铁,不在话下。

魏贲措手不及,被高继能一扫,枪杆打在背上,跌落下马。

围观群众不知期间缘由,只以为高继能力猛,此前藏拙没有露出真功夫,遗憾之余也没有太过担心。

毕竟魏贲在前两轮的表现更好,摔碎石锁,射穿箭靶,就算这最后的相斗稍稍弱了一筹,也不至于就此定下名次,定然还会有加试。

费仲缓步走到中央,四下望了望,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接下来,就是整场武举之中的最大黑幕,可黑幕又怎样?这是纣王钦定的啊!

费仲走到石锁处,见着被魏贲砸碎的石锁,心中暗自惊诧,这人确实勇不可当,希望日后别来找自己麻烦....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未有见到魏贲的石锁,高继能举起千斤石锁,胜一场——”

接着,他又走到箭靶处,高声道:“魏贲靶上无箭,高继能三箭全中,再胜一场——”

费仲来到两马相交之处,将高继能的右手高举:“魏贲兵刃折断,被打落下马,高继能三场全胜,取得头名!”

场外静了一阵,随后如雷霆般爆发。

“高继能全胜?”

“砸碎石锁算作没有举起?”

“射穿箭靶算作没有中靶?”

“太黑暗了,退票不赌行不行啊!”

“不公平!”

“不公!”

“不公!”

场外响起了一连串不公的叫喊声,明摆着偏帮啊!

就因为魏贲出身低微,曾经拦驾冒犯过纣王,就要打压他?

就因为高继能是高兰英的弟弟,有后台有关系,就要捧他?

这么说倒也不是不行,魏贲拦驾没把他砍了就不错了,打压一二根本算不了什么,可重要的是,他们下注了啊!

在魏贲身上压了钱,怎么能放任如此不公之事?

“御驾到——”

就在群情激愤的时候,小寺人的一声嘶喊,让四周静了下来。

是啊,还有纣王。

武举只能分得名次,赢了也只是个排名,谁当状元谁当榜眼,还得由纣王评定。

这样的不公正事件,肯定是费仲这没有下限的舔狗刻意而为,想讨好纣王,可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一样清楚,以纣王的爱才之心,怎么会打压魏贲这种勇武之人呢?

纣王一定能给他们一个说法,即使魏贲拦下冒犯君威,只要在武举中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定然能得到重用!

纣王肯定不会容忍费仲扰乱武举,魏贲多半就是武状元了!赚了赚了!

子受下了御驾,看了看,很好,人挺多,来吧,一同见证武举的不公吧!

“朕决意点高继能为武状元。”

简单明了,一言结束。

子受大手一挥,几个寺人挤到高继能身边,簇拥着嚷嚷道:

“高状元,我想问你几句话作为朝廷记录!”

“成为了新科武状元,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你这次成功最想感谢的是谁?”

这些人负责刊印朝廷的官方报纸,别管什么黑赛假赛,刊到报纸上,结果定下来,那就是事实。

高继能心里是懵逼的,他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如魏贲,可为什么就成了武状元呢?

能有什么感想?还感谢谁?当然是感谢假赛和幕后操纵啊!

高继能憋了半天没憋出一句话,他知道是假赛,知道有暗箱操作,可他作为既得利益者,能随便说话吗?

即使说了,有人会信自己没参与其中吗?

没辙,只能同流合污,反正....自己又不亏。

“吴龙何在?”就在众人惊愕之时,子受招来一人。

吴龙正是梅山七兄弟中的老五,蜈蚣精。

七个妖怪常年捅刀,总得做点贡献。

子受又道:“今次武举,虽点出状元、榜眼及举人无数,然,皆不予录用。”

啊?

围观群众又是一阵惊愕,连费仲都感到不解。

费仲也清楚,武人比生员更难以管理,而且武举人多半是要参军的,说是说只举才能不问心迹,可很难彻底放心,毕竟那是军队,是国家的命脉,一旦出事,就是兵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