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战(1 / 2)
哲宗赵煦斜倚在龙榻上,手中摊开的是西门庆通过王贵的渠道递来的奏报,此时的赵煦,眉头微蹙的像是在犹豫思考着什么。
事实上,他已经将手中这份奏报的内容反反复复阅览了四五遍了,可他依旧拿不定主意。
他曾听王贵说过,西门庆曾说过的一句话,人跪了久了,是不容易站起来的。
自檀渊之盟签订那一刻起,大宋年年向辽人缴纳岁币,如今已经近百年,也伴随了大宋几代帝王的传承,从最开始的屈辱,都后来的麻木,然后又不知从何时起,似乎这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了,它就像百姓商贾向朝廷征缴税赋,像朝廷给官员和军队发放俸禄和饷银一样。
屈辱么?说实话,还真不觉的屈辱,不仅他不觉得,满朝文武也没几个人觉得屈辱,因为这是老祖宗立下的规矩,这是老祖宗签订的契约,不容置疑,更不容篡改,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一年到头只为吃饱穿暖的天下百姓,更没人关心这些事情了。
甚至,后来以同样的方式给西夏缴纳岁币,也不觉得屈辱了,若不是西门庆打的西夏落花流水,强逼着西夏梁氏立了文书,恐怕不仅没有它们缴纳的数万战马,大宋反而会再次给他们战事补偿吧。
至于太宗皇帝留下的夺回燕云十六州这样的遗训,经过几代王位的传承,也变成了一个时长挂在嘴边,出现在梦中的梦想吧~
梦想,不就是本在梦中才能有所想法的东西么?梦想大概不是用来完成的,就只是给迷途的人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吧~
事实上几代皇帝都是奔着这个方向努力着,从来没有过懈怠。
然而,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如今纵观周边大小数国,依旧是辽人实力最为雄厚和强大,其百年太平,冰封所向,竟无一国能挡,对此,燕云十六州可谓功不可没。
至于如今看似对大宋攻势已经消停的西夏,似乎从它立国以来,它的宿命就是阻碍和掣肘大宋的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有他在,大宋永远别想拥有靠实力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如今,西门庆出现了,西夏就被摆平了,岁币也不用缴纳了,没有了与西夏之间的战事,那大宋就有了超越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以大宋的广袤辽阔的疆土,丰盛的资源,强大的文化底蕴,超越辽国也不过是短短数年,至多十数年而已吧。
可是,这一点,辽人自然也能看透,如今,这不是已经憋着坏,开始盘算着南下找茬了么?
哲宗揉了揉肉隐隐作痛的额头,眉头簇的更紧了,目光恰恰落在书信中的一句白话上:“官家,难道檀渊之盟到期您打算再续上一百年么?”
是啊,难道自己真的再续约百年?西门庆这是在问自己,还有退路么?
若是历史重演,再续约一百年,辽人会同意么?只要是人,就永远无法满足贪婪的欲望的啊,天知道辽人会不会变本加厉呢?再次割让一个“燕云十六州”?或是三十二州?然后呢?把江北之地都割让出去?大宋朝廷和黎民百姓全都退到江南?
那若有朝一日,自己的子孙效仿前人,一退再退,退到了南疆大海之滨,还有退路么?届时,赵家江山焉在?那自己岂不成了千古罪人?更无颜去见赵家的列祖列宗了。
再看西门庆奏疏中最后一句话:“进就有希望,退,死路一条!臣曾以仙师之名向官家许诺,保大宋百年太平,言出必践!”
此时此刻,在看看前面西门庆分析的当下局势,那七八成胜的希望,给了他莫大的信心,让他不受控制的气血翻涌,心中似乎有一条巨龙从沉睡之中醒来,目露神光,仰天长啸,冲天而起,伴随着极大的声势在云层之间穿梭翱翔,霸道睥睨,不可一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