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蒙古福晋在京城1(1 / 2)
说到这田地,就不得不说说在京城的蒙古福晋、夫人们。
现在宗室里的老福晋大半是蒙古福晋,每届选秀,康熙爷基本不会将蒙古贵女收入后宫,而是也会将这些蒙古贵女赐婚给宗室的爷们。
帝王不想后宫里面满是蒙古女人,就这这些叔伯哥哥弟弟侄子们代劳了吧。
和卓祖母也是蒙古女子,祖母嫁过来的时候还是皇太极的时代,在关外。那个时候帝王后宫都是蒙古贵女的天下,朝臣娶蒙古女人的也很多的。
大家都知道,嫁出去的女人都是要给娘家节礼和年礼的,那到京城来的蒙古媳妇怎么办呢?
这可难不倒她们。
康熙为了遏制蒙古的发展,不但限制了和蒙古的通商,并且给蒙古部落都划分了区域,不能随意走动,
这样既遏制了蒙古的发展,又遏制了人口的增长。
从而达到把控蒙古的目的。
现在每年冬天,蒙古各部落还是有不少人会饿死,病死。
蒙古草原冬日漫长,每年只有7个月可以放牧,剩下5个月粮食蔬菜短缺,故嫁到京城的蒙古女儿们一般年礼和节礼送回去的都是粮食,一般离的近的一年送一个节礼,一次年礼,也就是一年两次。
离的远的一年一次。
不过蒙古福晋、夫人们送礼都是很有分寸的,免得害夫家落得个私通蒙古的最近就不好的。
一般约定俗称,一次送3-5辆马车,不能太多,一辆小马车可装9石粮食,一辆大马车一般可以装15石粮食,伊尔根觉罗家用的是大小马车混合的。
就这么些年礼,节礼,康熙和朝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管天管地,还能管着不让人家孝顺父母,大清朝可是以孝治天下的。
而且这点子东西,换算了银子也不多,刁钻的御史都不会拿这个说事,除了不能反驳人家孝顺娘家,大部分满族大臣,谁家没给蒙古的姻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