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蒙古福晋在京城1(2 / 2)

加入书签

为这么点,他们犯不着啊。

祖母每年送两次礼,每次都是45石粮食和300-400斤茶叶,一般用3辆大马车(或者5辆小马车)。

按照最高的产量一亩田产3石粮食(一般北方亩产2石),祖母送一次礼会送出15亩田的全部出产。一年就是30亩,府中有3个蒙古媳妇就是90亩,其实折合银子才135两,一共270石粮食,茶叶也是最普通的茶叶(100文一斤的茶叶,12斤两),但是这个是他们的生存必需品。茶叶花费一年也才200两。

人家也不白拿你的,都是礼尚往来。

蒙古回的礼一般都是特产马奶酒什么的,有时候还会送小马驹,

伊尔根觉罗家庄子里的马大部分都是这么来的。回礼的价值一般都会高于送的礼。

祖母送一次礼,粮食可供7-10个蒙古成年男子一年,茶叶最多可供24-32个人一个冬天的量。

其实对于寒冷的冬日不过是杯水车薪。

一年送两次而已,二婶和三嫂嫁过来之后和祖母一样送年礼和节礼,规格都是一样的。

二婶是祖母娘家异母弟弟所生,生父为部落勇士,手中有100人,不过因为生母是奴隶,所以刚开始是奴隶的身份。

草原上都是这样的,一般奴隶生的孩子还是奴隶,除非你很得对方的喜欢,或者你生的儿子,女儿很有本事,否则难以改变奴隶的身份。

二婶改了奴隶的身份就是因为祖母,祖母看中了年幼的二婶,要聘为二叔的媳妇,就改了奴隶的生分。

祖母二婶的聘礼中就有10多辆大车的粮食,千斤的普通茶叶,这些是额外给的,其余的都是和其他媳妇一样的。舅舅们来送嫁也会趁机多买些粮食运回去,祖母也会另再送10大车的粮食。

三嫂也是博尔济吉特氏,算起了,三嫂和祖母的血缘关系是极为亲近的,三嫂是祖母同胞哥哥的嫡亲孙女,也就是祖母的侄孙女。

祖母和她哥哥都是科尔沁的一个台吉所生,生母为侧室,同母哥哥成年后分了一块领地,是一个有2000人小部落的首领,后传给三嫂的父亲。

二婶的父亲是三嫂部落里的勇士,

所以说起来,三嫂的身份比二婶高了不少,这是必然的,三哥是阿玛的嫡子,又在祖父母膝下长大,三哥和二哥是异卵双胞胎,年幼时在府里的地位也就仅次于要传承家业的大哥(嫡长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